鸟居昭美
教孩子绘画的最好时期是6岁以后,在此之前,切勿给孩子教授任何形状、画法、简笔画、涂颜色等。因为这些都不是孩子的画,而是成人世界里的画,教给孩子画这些,孩子就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画了。
无论是谁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这种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自然获得的能力,不同年龄的孩子会自然地表现与年龄相应的绘画能力。对成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是守护孩子的这种能力,为他们创造绘画活动的环境与氛围。
那么,如何与孩子进行绘画方面的交流呢?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即孩子的画是“听”了才能明白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了、被理解了,他们才会有一种表达的乐趣,他们才会感觉到绘画行为的意义。
三岁
孩子到了三岁,从一开始就是有意识地去画画,在画画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要画什么,孩子们是有目的地动手画画的。
三岁半以后,孩子喜欢将自己置身于情景游戏中,并用很多圆组成的画面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个时期的孩子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已经能够自由地画出大大小小的圆圈和横竖线条,并在事先想好要画什么的情况下再动手画。孩子会从内心给这些线条和圆圈赋予了意义和故事。
三岁左右,圆圈上画上点和横线的头部人像的形象开始在孩子的画中出现,同时还会给事物加以拟人画处理,而孩子赋予这些形象不同身份的能力正是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表征手法的画面当中,家长千万不要质疑孩子为什么不画耳朵手脚等,只需要耐心并愉快地倾听孩子们的故事就可以啦。
四岁
孩子在四岁左右开始在画头部的基础上画出手和脚,形成了所谓的头足人像。这时候切勿去提醒或教导孩子该如何画,因为这样做会打破孩子认识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同时也剥夺了孩子认识事物的乐趣,甚至会挫伤了孩子认识世界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学习和发展能力。
孩子到了四岁就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画面的主题和内容,并结合脑海中的印象来画出大人们眼中像样的形象。孩子想要画出来的,是只有孩子能了解到的事实,即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他们会把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画得大而夸张。
从四岁半以后,孩子喜欢在纸上画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并且会有同一形象反复出现的情况,也会有像商品目录一样排队罗列的表达方式。如果听了孩子的解释,你就会发现在他们的脑袋里,这些事物都是有关联、有故事的。
在四岁半以后,孩子的画中开始有了区域的划分,比如说家里家外、船里船外等,这是孩子的条理性表达方式在逐步提高的表现。
这个时期的孩子仍然没必要刻意使用颜色和形象,这样只会让他受到束缚,感觉不到自由。最好用单色粗笔和大的画纸来画画。如果孩子希望使用多一点的颜色,最多给六种以内的颜色,而使用的画笔则可以尝试不同的种类,例如马克笔、粗铅笔、蜡笔、圆珠笔等。
将东西摆在眼前让孩子边看边画,即所谓的写生,是不适合六岁以前的孩子的绘画方式,因而要避免让孩子边看边画。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把自己认识到的事实的感受画出来。写生与观察最好还是放到六至九岁以后。
请尽量给孩子提供多种娱乐方式,并尽量多倾听孩子对画的描述。
五岁
孩子到了五岁左右已渐渐明白了各种事物各自具有的特征和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不会再像四岁以前的孩子画的头足人像那样直接从脑袋上画出手来,而且还明白了画中的人物是要穿衣服的。尽管如此,孩子的画在成人的眼中仍然有所缺失,但请不要取笑他们的画。
四至八岁左右时,孩子绘画的特点不是按照自己看到的画,而是按照自己认识到的并且是感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来画画。
孩子在五岁半以后开始对事物之间的关系逐渐有了兴趣,并试图用绘画来表达这些关系,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孩子在画中开始使用基底线,这时候的孩子们从四岁的目录式罗列开始过渡到以基底线为基础的二维平面世界。
这段时期,家长欣赏孩子的作品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听孩子讲述画里的各种关系。在孩子二至四岁时,我们只要问这是什么,而到了五岁时,我们应该多问问画里的各种故事情节,并在生活中尽量丰富孩子的娱教活动。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喜欢在幻想世界中做角色扮演的游戏,这也是孩子发展想象力的重要阶段。能把对故事的印象画成一幅画也是五岁孩子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请给孩子多提供丰富的故事和绘本。
切勿让孩子看着事物来画画,也不要总是提醒孩子应该怎样画,这样会让孩子失去自由和成长的乐趣。对于观察力的培养需要等到孩子六至九岁以后。而五岁的孩子通常会将实际看到的事物按照自己的印象来绘画,家长要经常鼓励和赞美孩子凭印象画出来的画。
五岁的孩子仍然不能用过多的颜色,这样只会对他画画的创造力进行干扰,试着让孩子只用一只黑笔尽情地画个够吧。
六岁
孩子到六岁时会坚决地使用基底线作为建立事物秩序的表达方式。
这阶段不可忽视的是孩子对图案纹饰的涉及,孩子开始有了将事物抽象化和图案化的能力,这也是书面语言和文字基础的一种学习。孩子甚至能将听到的故事用画画的方式丰富地表达出来。
六岁以后,孩子的画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透视画法”,即把房间里或土壤中看不到的东西也一一仔细画出来。这是感觉写实主义倾向,也是一种非凡的耐心和能力。
家长在这个阶段绝对不要用好和不好来评价孩子的画,也不要在孩子的画上给予所谓的指导和干预,要进一步的重视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多问问孩子的画里都是什么。不过,您可以提示孩子将生活中有趣的经历来作为绘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