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养”孩子,趋利避害是上策

2016-05-30 21:55:34韩明
中华家教·幼儿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家庭

韩明

据中新网报道,两个或者多个家庭把自身资源组合起来,分配时间和分享教育理念,变独生子女“独养”为“群养”,这种既解决双职工家庭带孩子难问题,又组建起“准兄弟姐妹”关系的“家庭互助”模式,曾在榕城的一些家庭中试水。经过假期的磨合,“群养”初见成效,不仅解放了家长,孩子们的一些良性变化也让家长倍感欣慰。与此同时,“群养”的弊端也不断浮现,孩子们争抢玩具、家长教养方式不一致等也时刻给“群养”提出不小的挑战。到底孰是孰非,让我们在各方观点的碰撞中,找到“群养”孩子的更好方法吧。

赞成方

义君——

“群养”孩子是独生子女教育的一种方式,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长期独处或是在大人的带领下玩耍,长此以往有些孩子会变得骄纵、变得孤僻,而“群养”的方式正是对独生子女这些教育缺陷的一种弥补,让孩子们在群体生活中懂得待人接物的道理,懂得团结、友爱。因为“群养”可以实行轮流制,所以又可以很好地避免因为家长的偏心而造成不好的影响,孩子们在不同的家庭跟不同的孩子一起成长。

西铭——

“群养”是种不错的尝试:一则可以缓解独生子女们的“孤独症”,让独生子女们有个更加快乐的童年,这必将是一生的财富;二则可以改改独生子女的“自私症”,当他不再是唯一的“小太阳”,他就必须学着去包容、去与人合作、相处。有些家长担心不同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带来价值紊乱,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正如孩子每天要接触不同的老师一样,每个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可并不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相反,孩子或许可以在比较中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

潘昕妙——

现在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就觉得自己太寂寞了,很孤独,于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群居的生活里长大,而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这些是独生子女家长小时候的梦想。用“群养”的教育方式,不仅省钱了,更能使孩子学会分享、学会分担,懂得谦让、懂得相互关爱。这无疑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合理地分配时间,分享教育理念,这些都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值得推广!

反对方

王波——

我个人认为这种“群养”教育孩子的方式利弊同样明显。有利的方面,大家已描绘得很详细,就不多做解释,诸如解放家长,促进孩子与他人的交往,建立准兄弟姐妹关系等等,这些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都是很好的。而关于弊端,首先,这样的“群养”方式难以普及。它在实现条件上有先天限制,因为要找到一个或一些跟自己教育理念相同且又能让自己放心的亲友或同事难度太大。其次,这种方式在实现过程中将面临诸如费用计算,互动双方的信任度,责任心等问题的考验。最后,就其结果来看,觉得此举最大的优点在于解放了家长,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不同家长的言传或许会造成孩子早期行为标准的混乱。

何东——

这种“群养”或许能养出“准兄弟姐妹”,但不知会不会因为没有一个固定依赖对象而养掉孩子的安全感,养掉孩子的信任感。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心理的教育更是一个忽视的对象。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教育比较好,这么“群养”不是一个好办法。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小孩今天学习一种,明天学习一种,是否会混乱,对培养孩子的正常人格,是否会增加难度?

思考与建议

杨文——

即使是在一个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也会因为很多事情而争吵,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道路。但是,如果从小只是一个人在家里的话,自然不会经历这些琐碎,形成的性格肯定不同于群养。总之,“群养”是不错的理念。但是,这样的方式和在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还是有诸多不同,该找着合适的切入点才好,才能达到“群养”的初衷。

黄璐——

人是群居动物,孩子“群养”对于消除这个时代独生子女产生的各种问题是个相当有效的途径。这能很好地消除独生各种问题,且避免新问题出现的前提是家长与家长之间要做好约定,确定在教育所有孩子时的观念与模式,达成一致并始终力行。

杨云——

这种方式只是“教育”的代劳,而非“亲情”代劳,有点像过去私塾的变形。人们发明这种方式不失为一种新鲜的办法,而且能让孩子体会到与人交往相互学习的乐趣,不仅学知识也能交朋友。不妨把“群养”作为教育的辅助形式,免得将闲暇时间都浪费在枯燥的补习班或者网络上。

高欣婷——

我觉得“群养”的这个模式可以采用,毕竟客观上父母无法整个假期都陪孩子度过,采用“群养”的家庭互助模式可以缓解父母的压力,可以让孩子接触不同背景的教育,学到在自己家庭学不到的东西。现在独生子女出现的一些过分自我的问题,通过“群养”的模式可以得到改善,几个孩子在一起可以促进独生子女的交流。当然家长们不能过分依赖这种教育模式,毕竟“群养”也有它的弊端,正如很多人认为不是亲生的孩子对待会有不同,不同家庭的孩子不一定适应同一种教育方式,等等。家长对待“群养”也要扬长避短,这样孩子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成长。

黄仁贤(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主任,教授)

同事、朋友间互相照顾孩子,多年前就很常见,但主要还是局限于生活上的一种互助,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现在的年轻家长,能够自觉地选择“群养”教育的方式,是一种“三赢”的尝试:对于家长来说,不仅解决了没时间带孩子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经验交流的契机;对于孩子来说,组成一个“准兄弟姐妹”的团体,能够很好地弥补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些空缺;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能够填补在校外活动和认识社会方面的不足。

选择“群养”的范围基本上以亲戚和朋友间的互助为主,做出选择时父母非常慎重。这谨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彼此间达成共识:一是教育理念,如不能打骂孩子等;二是开销的问题,如进行详细的开支记录,严格实行AA制等问题。

猜你喜欢
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家庭
The special graduation photos
Cloze完形填空
亲爱的兄弟姐妹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4
我的兄弟姐妹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2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图说
遵义(2018年21期)2018-11-19 06:34:56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50
恋练有词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