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瑾珊
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最早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先进的历法,发明了“指南车”“千里马”“木牛流马”“漏壶”等先进的机械。
祖冲之是中国也是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他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爷爷的因材施教。
祖冲之的父亲祖朔之学识渊博,饱读经书典籍,担任“奉朝请”之职,常被邀请参加皇室的典礼、宴会。祖朔之是个博学的文科奇才,他希望子承父业,就教儿子读经书、背经书。可是,祖冲之并不是他希望的那块料,一篇短文读了很多遍,还背不来两三句,父亲恨铁不成钢,就骂他“笨蛋”。祖冲之非常害怕背经书,可是父亲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逼他背。有一天,祖冲之挨骂后说不想背书。父亲火冒三丈,把他狠狠地揍了一顿。祖冲之伤心地哭了。爷爷闻声而来,就教育儿子说,孩子不想学别逼他,打骂不会让孩子变聪明,只会变笨。爷爷说他亲自来教祖冲之。
爷爷祖昌任刘宋王朝大匠卿,是朝廷负责管理土木工程的最高官员。按今天的话来说,爷爷是专家型官员、杰出的科学家。爷爷既没有逼他背经书,也没有逼他学数学、建筑学,而是带他去工程现场玩,让他去拥抱大自然,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让他去结交朋友,与乡下小伙伴打成一片。祖冲之从小伙伴那里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还记住了一首歌诀:“初一看不见,初二一根线。初三初四镰刀月,初七初八月半边。一天更比一天胖,直到十五月团圆。十七十八月退出,廿二半夜见半圆。一天更比一天瘦,廿九三十月难见。”祖冲之不仅会背,而且对这首歌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月亮在十五之前一天更比一天胖呢?为什么下半月月亮一天比一天瘦呢?为什么廿二半夜月亮变成半圆呢?为什么廿九三十月难见呢?”祖冲之向爷爷连珠炮似地发问,爷爷耐心地一一解释给他听。
祖冲之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后来爷爷也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就带孙子一起学习前人的天文历法著作,一起钻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著作《灵宪》。祖孙俩进行研究性学习,结成学习共同体。祖冲之在爷爷的引导下进步很快,而且对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爷爷发现自己知识毕竟有限,不能给孙子更好的帮助,因为孙子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在自己之下。爷爷决定带孙子去向名师请教,他们拜访了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何承天。祖冲之有什么疑问就向这位前辈请教,何承天也总是热情地指导他。
在祖冲之成才的过程中,爷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父亲把他当作“笨蛋”,让一个天文学家的料子去死背经书,让孩子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如果非要违背规律让孩子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祖冲之可能一事无成,而且身心都会遭到重创。爷爷紧急叫停了儿子的粗暴家教,而是自己带孙子去游玩,在游玩中交友学习,发现了孙子的兴趣点,然后在这方面尽力引导他,与孙子一起学习钻研,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且尽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祖冲之由“笨蛋”逆袭为“杰出科学家”,这与爷爷“点石成金”高超的家教艺术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