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霞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是的,对于每一个教育者而言,“传道”“授业”“解惑”已然成为每个教育者的天职。而对于当下的教育者而言,“如何教”已成为大家最忧虑的问题。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既要实现语文课堂的“工具性”,更要彰显出其“人文性”。可是该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乐中学”,“学中乐”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具体操作的方法。
一、增加中国课堂文化的味道
高中语文教学,其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人文特征。所以,人文精神在实际教学活动要突出地宣传,深入地挖掘,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的陶冶中,得到精神上的洗礼。具体来说,即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从教材中寻找突破口,从而挖掘出人文素材。并且将这些素材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多样的教学模式,内化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和感悟这些知识,发现并欣赏到其中的真善美。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完善其个性。其次,一节课,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切不可出现“满堂灌”的现象。语文课上教师要舍得把时间还给学生,特别是朗读。让学生有情感地朗读,或分角色去朗读,同时老师在一旁加以适时地引导,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真正实现课堂“以人为本”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重视学生学习的态度,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人文精神。
二、给学生一个开放空间
语言的学习取决于学生自己的理解和积累,而不是依靠别人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1.让学生主持某一个教学环节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实行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从一开始读稿演讲到最后的脱稿演讲,学生从一开始百般不情愿,到最后成了每天的期待。而演讲内容比较宽泛,可以是当下的社会热点时事,或者是自己阅读过的美文,也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有趣的事。这一举措,不仅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积累,注重彼此间的交流,同时也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2.让学生自己在突破疑难中获得成就感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一个老师总是尽心尽力地把文本知识点总结给学生。那么,即使学生们可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们也只是一个能够熟练归纳和运用知识的“高手”。自身的语言能力并不能真正得到提高,想要实现语文课堂的人文性这个终极目标可谓是举步维艰啊。所以我们的老师需要做的是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让他们在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方案获得新知识,真正得到精神的升华和成就感。我经常采取这样的措施,让学生在新课程预习时,将遇到的问题圈画出来,并将自己的思考简单地写在小纸片上,以便课堂中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和竞争的方式,让学生自觉地在探索中寻求答案,发现新知。这种方式,不但解决了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舒展和成长。
三、关注社会,创设情境
教育,任何时间都需要与时俱进,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老师不在教学中注入先进理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那么教出来的学生也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在新形势下应该突出高中语文的工具性、引导性和辅助性的作用。在课堂中能有目的地嫁接社会热点时事,关注社会百态,体现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把教育教学和社会发展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适当的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知识,可以营造一个独特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心智,激活他们的思维。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鼓励学生辩证地科学地看待社会和世界。让教室这方小小的世界,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切不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课堂中给予他们话语权,能够对学习的正误、优劣作出正确的评价。引导他们能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尽量杜绝“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现象。专心地听、认真地想、大胆地说,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质,也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直抒胸臆的“自由天地”,使他们的精神充盈起来,从而实现语文课堂的人文性。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语文是中华灿烂文化的载体,高中语文教育绝不是局限在考点的研究、答题方法的指导上,高中语文教育绝不可功利化,绝不是为了培养出所谓的“高分、低能儿”。语文的教育是朝着发扬民族文化、陶冶审美情操而去的,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为此,我们要对高中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将新时期的新元素巧妙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为困境中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走向民主和自由。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