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当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高职高专医学生第二课堂中的应用

2016-05-30 20:36曲国伟杨静孟跃进
亚太教育 2016年3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曲国伟 杨静 孟跃进

摘 要:当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意识形态教育则是为了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指引了方向,从而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势在必行,将该指导思想引入高职高专医学生第二课堂,能够更好的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高专医学生;第二课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不断反复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推进了我们党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同时,也为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指引了方向,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高职高专医学生第二课堂的存在,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但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而且也有利于今后医学生从事实践临床职业工作,为更好落实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笔者通过参加2015年12月陕西省教育工委组织的高级辅导员培训班学习,受益颇多,通过一学期的方法改进观察,结合自己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改进了不少管理学生的方法,本文试述当代意识形态教育在高职高专医学生第二课堂中的应用。

一、时代背景

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政策导向的深化。2015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其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意见》的贯彻落实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高校是传承和创新知识与思想的重要园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功能,也是国内外社会思潮的聚集和交汇地[1]。

思想工作是党和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一个前沿高校的思想工作,完成并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位置,这是一个铸造灵魂的工程,这是党对高校的领导,并且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高职高专医学生的重要性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在社会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认识、思想、信仰、价值等方面。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包括社会主义政治观、经济观、文化观、历史观、社会观等多方面内容,蕴含了社会理想、社会信念、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准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意识形态教育是形成阶级的一个更大类的世界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包括爱国教育、公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思想健康服务也就是我们传统上所说的道德教育,且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之前就已经持续在年轻人之间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教育的目标一直是培养下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前大学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依据两个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高专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不断积极探讨符合当代青少年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情操,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2]。

而今,我国近2500所高校中,在校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约2400多万人,这个庞大而重要的青年群体,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和确定的过程中[3]。“90后”的大学生独立意识比较强,思想也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很快,但是由于成长于改革开放环境,缺乏改革开放前后的比较,对党的历史和中国国情了解不深,容易受错误理论和思潮的影响。高校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于高职高专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指导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公民的,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3]。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为我们培养高职高专医学生指引了方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铸造民族魂,以民族魂凝聚民族创造力,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为实现伟大民族的复兴提供坚强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政治保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意义

培养当代高职高专医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我们要避免信仰缺失,大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每个大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从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把学校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经过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努力培养高职医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在21世纪在中,只有生存复合型人才,具有良好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态度才能帮助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鉴别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的关系,无疑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2010年5月召开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再次指出“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能否选择正确的信仰追求,将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当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下高职高专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第二课堂

1.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是前提

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其具有双重学科性质。我国当前的医学教育(特别是高职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当中偏重技术忽视人文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医生在临床上过分依赖医疗仪器和设备;医忠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医患矛盾和纠纷不断发生;医学教育当中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轻视人文教育等等。医学生是高等教育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面对的特殊群体决定了他们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而高职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又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薄弱环节,加强学科交叉与整合,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充实医学人文学科师资队伍,切实提高高职医学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水平[4]。在当今医学教育当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把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备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医生,真正实现医学的目的,为病人解除病痛,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重教轻学,按照统一的模式塑造医学生,没有把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课外活动列入教育日程,以致临床阶段的医学生目前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实践表明,有效开展医学生第二课堂在现代临床医学教育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促进和补充作用。医学的实践性很强,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是医学生向临床工作过渡的重要阶段,临床指导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对待患者的言行会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而这种隐形的教育方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比,其优势就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例如我校社团活动,红十字协会学生做志愿者慰问敬老院老人,文化艺术节,勤工俭学,刮痧医疗服务队为周边乡镇做义诊,学生赴周边乡镇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所承载的人文体验教育更易于学生接受,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为人处事,如何与人和谐相处,更让他们体会到医生的神圣职责,增加了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的、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实际行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离不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3.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

高职高专医学生必须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高质量的人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意识形态的灌输,但是意识形态和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效果不显著,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一般感觉,无聊,没用,同时伴随着社会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腐败蔓延,网络信息等的冲击,社会矛盾严重扰乱了大学生评价和选择标准的主流意识形态,引起心理淡化,否认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思想[5]。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的引导高职高专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往往会被教师的一句不负责任的话、或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摧毁,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

4.建设高校网络的主流意识形态

网络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形式载体,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现如今大学生对网络应用越来越频繁。互联网在当今迅速发展,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学生网络利用率是最高的人群,在网络的虚拟世界,肯定会接触到隐藏的其他思想还有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样很容易动摇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这也是为各大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敲响了警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大学,必须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扩展网络和辐射范围,提高意识,积极的进入网络,然后弘扬主题,抢占网络主流意识,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腐朽文化侵蚀和高校培养的学生[6]。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互联网可以不断的给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和传播优秀的典型的人物故事,促进理性的舆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宣传领域的主流思想,用积极的忠实支持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所以应当指导和规范大学生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网络,规范,净化不正之风,加强网络的管理和监督,积极抵制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的信息在中国高校的蔓延,净化网络所处的地位,确保网络有效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的作用。

五、结语

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概念,还有领导人一系列重要讲话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特定的成果来指导实践,坚定地引导正确的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科学分析方法把握其本质特征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抱有正确的态度,并不断探索有效措施,消除负面影响。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带领学生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引导社会思潮,主动的利用有效途径做思想工作,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跟立德树树人一样,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任务,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进教材,走进课堂。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能力为基础,重点是加强高校网络建设,积极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教师和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体系的自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秋爽,万霞.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6,29(03):101-103.

[2]张宗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03):23—26.

[3]魏晓波.“中国梦”与医学院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J].2015,13(05):157-158.

[4]王锦.大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05):21-23.

[5]刘洁.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魅力中国,2009(30):32—34.

[6]辛平.如何加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1,9(09):316-317.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实践观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