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旭倩
【摘 要】作文批改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更是小学生了解自己写作效果、教师了解学生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批改的方式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批改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把握好这一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极大的作用。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收作文、看作文、下批语和评讲”这固定四步。在此期间,学生们信心满满、翘首而盼,等待自己的作文被老师评定的等级,老师则无奈地,愁思满怀地一本本批改那堆如小山的作文。而最终的结果则大多是事倍功半,我以为这种批改模式既费时费力又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语文作文批改要想更有效须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教师精批,方法引导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不能带有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这既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让习作批改折射出“爱”的光芒,把“作文批改”变为“情感交流”。
在教师批改过程中,要有针对性,不求面面俱到。尽力做到短时高效,事半功倍。
(1)批改时,多一些鼓励。小学生是最希望教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鼓励的。因此,习作眉批、尾批一定要由衷地为学生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是一个词语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形象,一个标点用得正确,也要为其叫好,给予表扬。如:①小男孩一边停止哭一边说:“嗯,很疼。”教师的批语是:动作描写生动、细致,十分传神,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②“忽然,一阵阵风刮了过来。花丛像大海一样,翻起了一个个花浪。”教师的批语是:真是奇思妙想,令人难忘! 这样的评语,虽只有三言两语,却饱含着教师对学生真诚的赞许,学生读后一定会受到莫大的鼓舞,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的信心。
(2)批改时,多一点启迪。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不再喜欢教师的说教,更期望和教师展开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说教批评式的点评,是学生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教师在习作批改时,要尽可能多运用得体的语言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意理解并接受你的意见。例如:①“秋天到了,田野里一片金黄,麦子熟了。”批语:新鲜!科技真是飞速发展,麦子可以在秋天成熟?②“我的爸爸三十岁了,浓眉大眼,神采奕奕。”批语:“神采奕奕”是用来形容老年人精神好的,你爸爸老吗?不如改为“精神抖擞”,你同意吗? 这些批语,用商榷性的问句,亲切又平和,学生乐于接受。
二、学会方法,学生自改
叶圣陶提醒我们:“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学生自己至少看两遍:第一遍小声朗读,旨在改正文面:包括自己能发现的字、词、句、标点方面的毛病。第二遍默读。意在修订内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照批改要求,从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罩住作文的主要问题,自己写一段简短的自评短语。这样,通过实实在在的自我批改,学生就能牢牢记住错误,并从自我鼓励中增强信心、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
三、生生互动,学生互改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的互改,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方法。它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能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思维的活跃性。我发现学生看别人的作文有新鲜感,没有厌倦的感觉,也容易看出好坏来我就从培养学生的互改能力入手,同时,学生在批改过程中,能饶有兴味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在直言不讳指出他人短处时,对自身也是一个教训,能成为前车之鉴。而学生用自己的学生腔语言为同学批改,可能更容易为同样是学生的被批改者所理解。批改时可以四人为一组,先由一人读文章,其它四人认真听,提出修改意见,然后逐一轮读,找出需要修改的部分,最后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互评互改中不断提高自己作文的能力。另一种做法是:优劣互改,把优等文交给差生改,让差生有榜样可学,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把劣等文交给优生改,让优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给他们修改作文的空间,在互改中提高作文水平。
四、在批改中表扬与批评并行
在当下的作文批改中,许多老师的评语都是表扬性质的,极少有批评的。如“选材新颖、句子通顺、运用了恰当的修辞、中心明确”等等。学生看到这些自然心里很高兴,自认为自己的作文已经写的很好了,也不再去检查是不是文章写得有不当之处。让我们想想,学生在老师的“一味鼓励”下,他们如何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呢?发现不了,又怎么去解决和克服呢?所以,我认为,在作文批改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该一针见血的指出来,而不是一味的表扬,让表扬与批评并行。这样,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纠正问题,使自己的作文水平逐渐提高。这样,老师也才达到作文批改的真正目的,而不至于使我们的辛勤付出付之东流。
总之,对于学生习作的批改方式的选择,要建立在深入分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要靠我们大胆地探索适合学生实情的实施方案,并反复实践,不断予以改进。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水平才会切实得到提高,课标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