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丽
摘 要:《寒夜》是巴金创作后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品。故事描述的是“从一九四五年暮秋初冬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冬天的寒夜”,正值抗战胜利前夕,在陪都重庆,小职员汪文宣和他的母亲、妻子曾树生、儿子汪小宣的琐碎生活。人物是渺小的,生活是平凡的。作者重点描述是主人公汪文宣,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主人公被压抑得似乎喘不过气来,善良懦弱,逆来顺受,胆小怕事,成了他性格的标签,正由于自身的性格缺陷,导致了主人公一系列悲剧的发生,最终走向了死亡。正如作者自己在《寒夜》再版后记中强调说:“我只写了一个肺病患者的血痰,我只写了一个渺小的读书人的生与死。但是我没有撒谎,我亲眼看见那些血痰,它们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际,它们逼着我拿起笔替那些吐尽了血痰死去的人和那没有吐尽血痰的人讲话。”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作者集中在描写“一个肺病患者的血痰”上。的确,在《寒夜》中,作者集中描写汪文宣的性格特征,又善于描写人物内心世界,极力展示了主人公汪文宣复杂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深刻地挖掘了这个小人物的灵魂,同时也深刻地控诉了旧社会的罪恶。
关键词:巴金;《寒夜》;汪文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187-03
《寒夜》从始至终激荡着低沉压抑的曲调,描述着汪文宣逐步走向死亡的灰色生活。这位曾经满腹理想、热爱生活,对国家充满希望的新青年,在那个被战争笼罩的年代,由于时代、社会、家庭等的种种矛盾,变得懦弱无能、委曲求全、胆小怕事……他的内心似乎变得有些畸形,整日里的胡思乱想,与自己的思想斗争,从而加深了自己的内心痛苦和精神折磨,各种各样的矛盾交替重叠出现,反复折磨着汪文宣的精神,精神上承受巨大的折磨,势必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状况,他一步步地走向死亡这条不归之路。
一、满腹理想,热爱生活,充满希望
汪文宣年轻时刻苦读书,是上海一所大学教育系的新式大学生,在思想活跃的年轻时代,他充满崇高的理想,有不少救人济世的宏愿。对于教育事业,他充满了希望,想要办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就是怀着这样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雄心壮志而投身于社会的。“那个时候我们脑子里满是理想,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的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这是第五章汪文宣和妻子在咖啡店里坐着,他的带着怨愤口气的话语,从侧面可以看出主人公年轻时候的形象。还有一则是妻子曾树生的话语:“从前的事真像是一场梦。我们有理想,也有为理想工作的勇气。现在……其实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再像从前那样过日子呢?”曾经的理想,曾经的生活,已经过去得很遥远,但曾经憧憬过、希望过……不难看出,汪文宣有理想,有热情,也有反抗精神。他不顾母亲的反对,和同学曾树生恋爱并私自结婚,后来和妻子共同怀着投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进入了社会,想着教育救国,大干一场。然而,未能如愿,一切都变成了曾经。曾经怀揣的教育救国的理想如今已无法实现,痛苦地成为了半公半商图书公司的小职员,每天干着无聊的校对工作,还得时时刻刻看上司和同事的脸色。曾经的热爱生活,如今却变成了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地做着乏味的工作,并且母亲和妻子时不时的争吵折磨着他的内心,使他处处小心翼翼地极力维持着生活现状。曾经对国家和自己充满信心,可如今在漆黑而又寒冷的社会里日复一日地挣扎着,对于国家和自己,他看不到丝毫的希望。作品充分展示了汪文宣的理想和现实矛盾重重,也能看到他内心的重负和生活的痛苦。曾经和现实的强烈对比,与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残酷的战争和黑暗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汪文宣的性格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出现了曾经和现在完全迥异的性格和不同的生活。同时从对以前生活的描述中,也不难看出汪文宣其实曾经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通过对汪文宣充满活力的年轻时的零星刻画,再到对汪文宣咳着血痰、患着肺病的中年的着重刻画,能够看出作者在用衬托和象征的手法,虽以汪文宣为主要描述对象,却勾勒出那个时代背景下社会上千千万万个与汪文宣有相似人生经历的小知识分子的遭遇。作者实际上是通过描写汪文宣曾经与现在的样子,来反映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的毫无自主。战争毁掉了一切,老实善良的小知识分子们依然把希望寄托于渺茫的未来,当战势好转时,他们欢天喜地。可是抗战胜利后,汪文宣死去,他的一切美好的曾经便真的不会重新来过,这很好地说明了抗战胜利依旧没能改变社会制度,个人的理想要想实现依然是个梦。由此看来,作者真正所要控诉的不仅仅是战争本身,最主要的是那个黑暗冷酷的社会,从贯穿作品始终的那种寒冷的意境也能够看得出来。所以,作者描写汪文宣这个小人物,主要是控诉那个黑暗的社会,替小人物伸冤。
二、同情弱者,热爱家庭
“老好人”汪文宣心地善良,同情弱者。在第七章,汪文宣由于听了母亲关于妻子的一些牢骚话语,郁闷地独自走上街,恰巧在冷酒馆里遇见了也是在独自喝闷酒的老同学唐柏青。唐柏青是个文学硕士,曾经也是个有抱负、有理想的有为青年,可如今却由于妻子难产去世的不幸,理想被社会扼杀的不幸,内心受着巨大的创伤,以酒浇愁。面对老同学如此的遭遇,汪文宣完全崩溃,深深地感觉到他比自己还惨,心生同情,不住地劝解他。到第十三章第二次见面时,他看到唐柏青变得越来越糟糕,感到万分惊讶,“他睁大眼睛,吃惊地说,打断了那个人的话。相貌全变了声音也哑了,两颊陷进那么深,眼里布满了血丝。围着嘴生了一大圈短短的黑胡子。”他同情地邀请柏青去自己家里,极力地劝解,要振作起来,鼓励这位对生活已经绝望的人,尽管已经于事无补。
在第十四章,当邻居张太太听到警报后,十分害怕,找到汪文宣一家,寻求帮助,“我跟我们张先生,带个两岁小孩,又是外省人,无亲无戚,逃难,没有钱,又没有车……你们本省人,到乡下去也可以,到别的县份也可以。总之,我们跟着你们走,好不好?”是“带着一种孤苦无靠的神情哀求”。面对张太太的述说,本来自身难保的汪文宣还是热情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十三章,汪文宣送别妻子后,绝望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见“两个十岁上下的小孩互相抱着缩成了一团。油黑的脸,油黑的破棉袄,满身都是棉花疙瘩,连棉花也变成黑灰色了。他们睡得很熟,灯光温柔地抚着他们的脸。”这时,他内心深处被自己善良怜悯的神经深深地触动着,“他很想叫醒他们,让他们到他的屋子里去,他又想脱下自己的棉衣盖在他们的身上”。
汪文宣不仅心地善良,同情弱者,他还十分爱自己的家庭。他既是爱母亲的孝顺儿子,又是爱妻子的善良丈夫。对于母亲,他总是饱含深情和愧疚,他总是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经常劝她少操劳一些,让她早点休息,理解她的苦衷。为了母亲,他也在做适当的妥协,就汪文宣生病看医生这件事,汪母和妻子曾树生发生多次争执,母亲始终看重中医,而妻子觉得西医更有效,夹在中间的汪文宣左右为难,最终还是偏向母亲看中医(当然也有觉得看中医比较便宜的因素在里面)。对于妻子,他自始自终深深地爱恋着,甚至于妻子对他的态度会影响到他病情的起伏变化,在第十七章,当妻子和母亲吵架后,妻子找到他,气愤地说出要和他离婚,他极力地劝说妻子,而妻子根本听不进去,气冲冲地走了,此时,他大步地走在妻子的后面,“他的额上冒着汗,脸病态地发红,嘴无力地张着在喘气,脸上带着一种求宽恕的表情。”而等到和解后,他的精神一下子便好转起来。妻子到兰州后经常和他通信,最初,妻子的信里饱含无限深情,他平静地在家养病,给妻子回信,但是当妻子那封长信寄来,他满心欢喜地打开阅读,却看到妻子在吐露她的内心,倾诉她的痛苦,要和他“离婚”。“信完了,他也完了。他颓然倒在椅背上。他闭着眼睛,死去似的过了好一会儿。”回复完信后,“好像整个楼房全塌了下来,他完了,他的整个世界都崩溃了。他绝望地伏在书桌上低声哭起来。”此后,他的病情越发地严重。在妻子面前,他一直觉得配不上她,她浑身上下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是一位天使,而他时刻忍受自己精神痛苦和身体疾病的折磨。尽管他对于妻子的出走兰州内心极度地愤懑和不满,但还是忍气吞声地答应并送别了她,一心成全了妻子的幸福,而不考虑自己的任何感受,只是一味地忍耐、妥协。送走妻子回到屋里的汪文宣,“他一直没有能熟睡,他不断地翻身,有时他刚合上眼,立刻又惊醒了…天刚大亮,他听见飞机声。他想:去了,去远了,我永远看不见她了。他把枕畔那张字条捏在手里,低声哭起来。”这时的他,内心充满了绝望。在他自己已经不能够自己穿衣服,也不能够自由坐起来的病重时刻,“每次他给树生写信,总是怀着拼死的决心,忍着极大的痛苦,才能够写下四五行字。‘我还好,我的身体可以支持下去,他永远这样说。”他为了妻子能够安心地过好自己的幸福生活,坚持写信,隐瞒病情,给妻子一个身体逐渐恢复健康的假象。当母亲不理解,忍不住地问他为什么不让妻子知道他病重的情况,他无怨无悔地给出了5个字“我愿她幸福”,短短的5个字,却深深地道出了他对妻子无私的爱,短短的5个字,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又使多少读者潸然泪下。
三、懦弱胆小,敏感脆弱,委曲求全
巴金在《谈〈寒夜〉》中提到:“汪文宣,这个忠厚老实的旧知识分子,在大学念教育系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理想,有不少救人济世的宏愿。可是他在旧社会里工作了这么些年,地位越来越低,生活越来越苦,意气越来越消沉,他后来竟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他为了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位置,为了那不死不活的生活,不惜牺牲了自己年轻时候所宝贵的一切,甚至自己的意志。”在第九章里,汪文宣身体不适,请了半天假回家休息,第二天还要给周主任祝寿,当母亲说可以多休息一天时,他说:“我明天一定要去,不然他们会看不起我,说我太‘狗,想赖掉份子钱。”他其实内心是本不想去的,但是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还是决定要去,内心是充满了纠结。在参加宴会时,“他这一桌的同事们都过去敬了酒,就只有他一个人不曾去……他看不惯大家对总经理和周主任巴结的样子,那些卑下的奉承话使他发呕。这个环境对他太不相宜了……没有人强迫他到这里来,可他却把参加这个宴会看作自己的义务。他自动地来了,而来了以后他却没有一秒钟不后悔。他想走开,但是他连动也不曾动一下”。作者对于汪文宣的这段心里描写足以看出他内心已经扭曲,他是如此地适应不了这个社会,可又偏偏强迫自己去进入这样的环境中,这是他内心极其矛盾的地方。他每天忍受着上司厌恶敌意的表情和同事们冷漠的面孔,心不在焉地工作着。并且在吃饭的时候,“他觉得全桌的眼光都带着怜悯在看他,他不安起来。好容易放下碗,他又像得救似地嘘一口气,离开饭桌。他不敢看旁人,也没有谁理他。”在战争笼罩的社会里,汪文宣曾经的美好的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已经残忍地被扼杀掉了,他已经被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内心变得扭曲,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都在想是不是在针对他。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时的汪文宣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已经狼狈不堪,十分可怜。
有一天汪文宣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去吐了两次痰,“吴科长不高兴地咳嗽一声,不,吴科长只是哼了一声。他便不敢去第三次。偏偏他又咳出痰来,他只好咽在肚里”。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忍耐住把剩下的十多页校样看完了”。这段描述足以看出汪文宣忍气吞声到了何种程度,他每天小心翼翼地工作,连吐痰这么小的事情都要看别人的眼色,最后还要咽回去,内心是多么的煎熬。当他病重时,同事们(除了老钟以外)都怕被他传染,不愿意与他同桌吃饭,还联名签字要他离开公司,最后公司支付了他一个月的薪水,满腔愤怒地离开了公司,他始终不敢反抗,只是在心里面怨愤,却还会为同事们考虑,怕真的会影响到他们。面对家人的牢骚,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只是一味地唉声叹气,责备自己,时不时地还会脆弱地乞求、痛哭,他已经失去了男子汉大丈夫的禀性,变得懦弱胆小,以致于母亲和妻子也对他产生了失望之情。
就这样,在这黑暗的社会里,在这无边无际的“寒夜”下,汪文宣拖着一个疲惫的身子,带着一颗变得畸形的内心,在崎岖不堪的道路上,走得越发地艰难,想要控诉而又无法控诉,拼命地想活下去,却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死亡!无论是那个灾难的时代,还是那个寒冷的社会,最根本的还是他自己身上的那种知识分子固有的性格悲剧,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在那个年代里,有多少像汪文宣一样的知识分子,在压抑地工作,穷困地生活着,精神上还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因此,作者塑造的汪文宣形象,有着丰富的意义。
汪文宣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在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区域内,委曲求全、胆小怕事,甚至丧失自己的尊严和生命,被迫失去自己的理想、幸福,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回报他的唯有苦难和死亡。他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当时的社会培养出来的这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国民党腐朽的统治下安身立命。汪文宣一类的小知识分子,物质上过着极其紧张的生活,精神上也是受着极大的折磨,不愿意忍受这个社会,却又不得不每天与这个社会“打照面”。这批人在当时那个社会里,才能没有得到发挥,人格没有得到尊重,受尽了社会的折磨。当时的社会环境,就算再有理想的人,再有知识的人,在贫困、疾病、社会黑暗、精神折磨的情况下,再努力的人也会失去斗志,再善良的人也会被逼疯,也会家破人亡。
另外,汪文宣身上固有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局限,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文中多次描写了汪文宣对母亲和妻子的迁就,母亲深受封建传统文化的熏陶,妻子又是学着新知识,深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走着小资路线,这两种思想碰撞在一起,必然有不可调和的地方,母亲和妻子,各执其理。汪文宣夹在中间,对母亲和妻子都深感愧疚,但却解决不了任何一个问题,唯独给自己的精神上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创伤,这些都是由于他的思想局限和混乱造成的。在那样的环境里,作者刻画汪文宣这个小知识分子,在他的身上浓缩了多少个遭遇悲惨命运的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他成了一个富有特征的典型人物,懦弱、胆小、苦难,成为了他的代名词。巴金在《谈〈寒夜〉》一文中也曾提到:“在旧社会里有多少人害肺病受尽痛苦死去,多少家庭在贫困中过着朝不保夕的非人生活。像汪文宣那样的人实在太多了……我进行写作的时候,好像常常听见一个声音在我耳边说:‘我要替那些小人物伸冤。不用说,这是我自己的声音,因为我有不少像汪文宣那样惨死的朋友和亲戚。”
作者通过描述汪文宣这个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在它的统治下,善良的普通百姓是没有生活出路的,最终都被逼得家破人亡,同时控诉了“好人得不到好报”的社会现实,为那些小人物伸张正义。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痛斥黑暗的旧社会,痛斥国民党的统治,多么希望出现新的社会制度,抚慰一下那些含冤死去的汪文宣一类的小知识分子的魂灵,同时给那些善良、忠厚的知识分子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巴金.寒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5-260.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