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摘 要】本文就情景式教学法在形体训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大学生我国形体训练研究领域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法;形体训练教学;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形体美的追求越发强烈,形体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形体训练这门专为人们对形体美追求开设的课程开始走进公众视野。
一、什么是情景式教学法
情景式教学是我国近年来经过一定实践且取得了一定成果的新式教学方法,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场景提出相应场景下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场景的不同与同伴进行讨论、分配角色、提出自身的见解,最后经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阶段展开实践,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情景教学法的使用对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的提升大有好处,服务行业的学生尤其适合采用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教学[1]。
二、形体训练教学开展的重要意义
1.形体训练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在形体训练中,学生首先要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姿态训练,其中包含着站立、行走、坐姿、舞蹈等多个方面的独立或成套的动作进行练习。通过形体训练改善学生运动中各肢体部位的整体姿态,从而塑造学生优美的身体形态。在塑造学生优秀身体形态的过程中,形体训练通过单个基本动作改善运动中各部位的灵活性,最终使学生肌肉力量、韧带韧性等各方面都产生显著性的提高;形体训练通过成套的动作训练学生身体整体的协调性与各部分肌肉的运动感,最终使学生自身四肢、躯干的协调性上升,提高身体各部位肌肉运动感觉。所以我们说,形体训练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2]。
2.形体训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形体训练有一个是年轻人都不能拒绝的好处,那就是对锻炼者体重的合理控制。学生在进行形体训练时,因为全身各部位的充分运动,很容易将身体内多余脂肪转化为运动中的热量消耗。有科学调查表明,经常进行形体训练的学生新陈代谢水平、机体循环能力与自身肌肉的弹性都要远远强于普通学生,由此可见形体训练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种种益处。
形体训练不仅对学生的身体产生种种积极作用,其本身还有着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表现力等作用,形体训练可以使学生更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与学习,帮助学生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有科学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在形体训练的全身心投入中,缓解了当下紧张的心情与严酷的学习压力,同时还丰富了校园生活,大大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
3.形体训练能较好塑造学生健美的形体
在学生的成长发育中,许多学生因长期不注重自身站姿、坐姿的规范,导致了弯腰驼背、走路八字脚、含胸低头等不良习惯的产生,既严重影响学生的外在美观,也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在形体训练内包含了坐姿、站姿等多种日常行为的规范姿态,对学生养成的不良习惯有着很不错的纠正作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学生看上去更为大方得体。通过形体训练的学生,不仅有机会改掉从小养成的坏毛病,还能通过形体训练让学生身体变得更为挺拔,精神面貌从此焕然一新[4]。
三、情景式教学法在形体训练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式教学法下的形体训练教学一般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学生应该进行学习的形体训练,二是进行具体的情景教学。因形体教学在高职服务类行业较为普遍,笔者就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情景教学法中的形体训练为例,讲一讲情景式教学法在形体训练教学中的应用。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情景教学法中的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礼仪的训练,其中包括:站姿、坐姿、走姿、表情、手势、举止等,这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另一部分则是使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这里的教学案例必须贴合教学目的的主旨。在情景案例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完美的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把每个岗位的服务流程变为流程图,例如在酒店大厅服务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电话预定-迎客-厅房介绍-解答客人疑问-客人入住-结账-送客。在这一系列环节中,我们可以在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案例授课,由学生或教师扮演相关角色,扮演服务员的学生需要使用规范化的用语、姿态进行接客,扮演客人的学生需要问一些较为刁钻的问题。如果某些学生在实践中出现了问题,教师可以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终通过这种情景式教学总结出各个环节的关键,使每个学生都掌握相关要点,提高学生形体训练课程的实践性。
四、结论
情景教学法在形体训练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把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形体训练的大力开展、兴趣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很适合在我国进行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肖菊香.体育院系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
[2]张金明.形体训练在长春市独立院校健美操教学中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2.
[3]胡洁.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之现状及对策初探[J].浙江体育科学,2009,03:78-80.
[4]赵艳,单涛,王大力.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04:121-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