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永秀��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参与的情感、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从而导致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发挥点拨作用,这样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并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笔者结合我县特级教师李旭东老师执教的一篇文言文——阎伯理的《黄鹤楼》,来谈一谈点拨的精妙。
一、指导性点拨
上课初,在简要介绍了黄鹤楼后,问“黄鹤”一词的由来。同学们一下子答出是因为文中关于神仙的传说。老师先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肯定,然后适时点拨:“大家看书下注释1,看看会有什么收获。”于是,学生们在阅读了注释1后,了解了黄鹤楼的故址。然后李老师在此基础上补充:“书下注释1交代说黄鹤楼的故址,‘鹄和‘鹤谐音,所以,从地址的角度,‘黄鹤就是从‘黄鹄而来;同时,又因为这个传说而命名‘黄鹤。”李老师在学生茫然的时候,明确地指导他们看哪里的什么内容,这样学生就有的放矢了。
二、示范性的点拨
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用一句话先介绍一下黄鹤楼。而第一个学生就说了“高大,雄伟”,李老师亲切地启发:“用一句完整的话来介绍黄鹤楼。”当看到这名同学还是面露难色
时,李老师示范说:“你可以说黄鹤楼是一座怎么怎么样的楼宇。”于是这位同学很顺利地说出来:“黄鹤楼是一座高大雄伟的楼宇。”
三、纠错性的点拨
在寻找文中作者“观”的内容时,同学们容易将文中的某段内容全部画出,而最后有两句却不是写“观”到的。李老师是这样来处理的:“下面,老师来和大家做一个互动,我读‘观,你们读‘观到的内容。”于是,同学们齐声读到了段末。
老师没有先做评价,而是看似随意的一问:“如果你登上黄鹤楼,你会观到哪些?”同学们似乎意识到什么,纷纷说会看到楼的外貌,形状。老师还是没有说对错,只是说:“我们再来合作一下,我还读‘观,你们读‘观后面的,看看应该读到哪里。”于是同学们又开始齐读起来。到了读最后一句话时,声音明显小了,大家在犹豫。
李老师顺势利导:“我们先来看看大家想读又没敢读的这两句是什么意思。”于是大家通过对句子的理解,经过老师的点拨,明白最后一句话是写作者的感觉,感觉黄鹤楼高大和作者对黄鹤楼的评价,不是写“观”到的内容。
四、导向性的点拨
《黄鹤楼》一文,虽然全文还不到一百字,但是有些词语很难理解,而且书下所给的解释又少。李老师机智、巧妙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答案。例如,学生对“耸构”“高标”提问,李老师先巧妙地引导学生观看“构”和“标”的偏旁,同学们马上发现是“木”字旁。然后李老师又引导:“那古代的建筑大多数是什么材料?”学生们恍悟,这两个字跟建筑有关,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李老师说:“‘标‘构就理解成‘建筑,在文中再准确点解释成‘楼宇”。
五、递增性点拨
最精彩的是李老师借助于文字的变式训练,层递性地来让学生明白本文的写作手法。李老师先将文章改成一首诗:“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老师让学生自己读,在学生读之后问学生:“你读了后,对楼有什么感受?”学生说“高大雄伟”。李老师接着问:“如果我不告诉你是在写黄鹤楼,你能否感受到这段文字写的对象就是黄鹤楼?”学生们都摇头。于是李老师引导学生看其他对黄鹤楼交代的文字。
接着,李老师出示调整后的《黄鹤楼》一文,让大家将出示的文字与原文相比较,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学生们发现少了“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坐窥井邑,俯拍云烟”。李老师引导道:“那你们说说能否去掉,为什么?”同学们通过朗读比较后纷纷回答:两句虽然都是写黄鹤楼的高大的,但是这句与“耸构巍峨,高标巃嵸”写的角度不一样,这句是从侧面写黄鹤楼的高大,也就是,一个是从正面直接描写楼的高大,一个是从自己的感受写楼的高大。在这样讨论的基础上,李老师总结:“写一个物,可以通过我的眼睛去观察,也可以站在一个角度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来烘托。这样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形象。”
接着李老师又出示少了作者评价的一句课文,让学生看变化。学生在明确少了这句后,李老师要学生说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在明确了这句是对黄鹤楼的总结后,李老师追问“亦”能否改成“是”。学生一开始沉默,李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亦”和“是”的意思,然后明确原文的“亦”好,“亦”是“也”的意思,是要表达作者内心的情绪和感慨。
教学过程中,看似很随意的一个安排,其实都是教师的精心设计。李老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情趣并且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对于学生来说是“雪中送碳”,李老师巧设点拨,让学生“拨云见日”,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体验和探索,显示出教者的高超技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初级中学 (226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