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宇
以往,我们需要在家中使用接有网线的电脑才可以上网。而现在,只需要一部联网或者可以接收Wi-Fi信号的手机就能够实现。
在当今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里,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究竟是创造了亲密关系,还是增加了人际隔阂?
上网替代了
部分现实的人际交往
在不少年轻人眼里,手机成了比最基础的生理需求还不可或缺的东西,更不要说社交需要了。
网上热传过一幅“新版马斯洛需要层次图”,在原有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底部增加了另外一层需求—Wi-Fi需求。后来又有网友对这幅图作了改动,将Wi-Fi覆盖、包围五个层次的需求,表示无论在哪个层次的需求,都必须要有Wi-Fi的存在。
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当人们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专注于上网的时候,也就相应地减少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在那些本可以增进人际交流、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场合,比如说同学聚会等等,由于人们只顾低头玩手机,而变成了长久的沉默。久而久之,也就增加了人际隔阂。
有人进行过相应的研究,比如,赵智勇2011年对西北政法大學26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课间休息的时候,42%的同学选择“自己一个人玩手机”,而不是和同学、老师交流;在宿舍休息时,30%的同学选择“使用手机上网打发时间”,而不是和舍友聊天。
可见,上网取代了很多本该与人交往的时间,替代了部分现实的人际交往,降低了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网络交往会
导致社交能力的下降
在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这样的一类人,他们平常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但在网络里,却格外健谈。这是网络的虚拟性带来的“好处”,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避免面对面交往时容易产生的焦虑。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扮演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但是,人们在现实中的社交能力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随着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相应地,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行为就会减少,人际交往的能力只会越来越差。这种消极影响在青少年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青少年所面临的发展性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可是对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交友十分流行和普遍。一些害羞腼腆的青少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感受不到别人对他们的关注。这时,网络就成了他们应对其所面临的巨大的发展性任务的方法。而缺乏面对面的社会交往和缺乏统一性的构成(网上的匿名身份)将阻碍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同时,缺乏必要的社交能力,将造成他们在青年期无法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在现实生活中不善于人际交往,于是沉溺于网络,这将造成社交能力的下降,从而更加回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最终造成人际隔阂。
孤独感
和上网时间成正比
也许上面的两条理由还不足以说服人。反对的人可能会说,虽然上网替代了部分现实的人际交往,但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交往;即便网络交往会导致现实社交能力的下降,但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亲密关系。
的确,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人聊天,和好久不见的朋友通过视频“面对面”交谈。但是,我给面对面打上了双引号。通过互联网的“面对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面,基于互联网的人际交流也同样不能取代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交流。
网络的自相矛盾之处在于,虽然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是,它却造成了社会参与度的下降以及伴随社会参与度下降而产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降低。孤独感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
孤独作为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自感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不满状态下的颓丧情绪。当一个人所期望的社会性交往,如亲密、安全、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出现某种问题时,就会产生孤独感。研究表明,上网时间和孤独感呈显著相关。也就是说,上网时间越长,孤独感越强。
即使微信作为“全能”的即时通讯软件,包含了语音、视频、图像、文字等各种信息,但是,与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所涵盖的复杂信息和情感体验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过度使用和依恋微信等社交软件,不但不能很好地降低用户的孤独感,反而会由于丧失现实的人际交往而体验到更强烈的孤独感。
其实,事物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主要看你如何使用它。我们应该更多地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而不是获取人际情感的工具。可以把互联网作为人际沟通的工具,人际交往的媒介,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比如说,你和一些朋友相隔两地,你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他们保持联系,这样你们就不会因为长期的不联络而变得陌生,有机会可以见个面,会感觉彼此还很亲密。但如果仅止于互联网,那对你俩的关系可能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更多地通过互联网去获取信息资源,来帮助自己更有效地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获得更多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与他人建立更多更紧密的联系,从而促进自身社会—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避免把互联网仅仅作为实现人际沟通和获得情感支持的渠道,防止形成病理性的互联网使用模式,以减少相关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和人际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