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研究

2016-05-30 16:20夏莉雷存喜李媛
亚太教育 2016年30期
关键词:药物分析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夏莉 雷存喜 李媛

作者简介:夏莉(1983-),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药物分析、仪器分析和环境检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摘要:“药物分析”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药品开发、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必要的分析检验能力,以满足医药企业和药品监管部门的人才需求。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几个方面探讨“药物分析”课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实施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药物分析;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093-02

“药物分析”是药学等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教授学生运用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各种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及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是药物研发和药品质量控制的“眼睛学科”[1],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新形势下,为了培养出能胜任医院、药厂、药品质量监督部门从事药品分析检验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机制,不仅需要强化理论知识,还要联系实践,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2-3]。因此,笔者依据不同医药企业和检验部门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培养出高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课程定位的创新

“药物分析”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不同于一般商品的药品具备强烈的质量控制观念,使学生能胜任对药物原料、中间体、中药、合成药等制药工艺过程及临床使用全程控制药品质量,并能研究、探索和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最新方法。企业要求一线药品检验人员必须具有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的观念,具备药品开、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必要的分析检验、创新能力和解决药物分析实际问题的相应能力。针对这一要求,“药物分析”在课程定位上要有创新,从以前着重培养能力,更新为从理念上加强药品质量安全意识。药品质量优劣关乎于人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学生药品质量意识,上课时需要添加一些典型假药、劣药的案例,比如“齐二药假药案”,分析药品生产过程中缺乏质量安全意识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学生认识到假药劣药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巨大痛苦,也给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典型的案例讨论,学生积极参与并发言谈论自己对药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认识,从而感受到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增强药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医药企业对药品检验人员的要求,“药物分析”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现在各大高校所采用的“药物分析”教材大多数按照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进行分类教学,比如杂环类药物的分析,中药材的分析等等,这些内容很难让学生对于一线的药品检验工作有全面的了解。一线药检工作是按照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优良制造标准)的要求,根据现行《中国药典》的相关标准,熟练地运用各种现代仪器检测和保证药品质量。“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应该注重药品质量研究内容、药典的介绍和使用以及药品质量检测的工作流程。例如:介绍最新版本的《中国药典》,解读新版药典的技术和方法的更新,让学生自己查找药典标准,了解某一种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所有内容,以了解一线的工作,为进入企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的革新

1.“案例式”与“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

传统的“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知识的传递几乎全部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来完成,但由于“药物分析”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通过网络检索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件,并可借助一些相关的时事新闻来补充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中曝光的“毒胶囊事件”,这是一起药用辅料质量不过关引发的药品质量安全事故,通过播放视频来解释新闻中药物分析的专业知识,并让学生开展发散式讨论,培养学生的药品质量安全意识。“案例式”与“讨论式”教学方法将教材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生活中的案例加以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

翻转课堂通过重新调整课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4]。传统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翻转课堂让师生互换位置,改变以往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听的呆板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药物分析”翻转课堂可以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搜集教学视频、案例及相关的资料,学生课后根据老师安排的内容分组学习讨论,通过查找文献资料,编写生动的教学PPT,上台讲解,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归纳和总结,与教师分享学习成果,交流心得体会,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将课本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如萝卜冒充人参事件、中药材硫磺熏制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问题等,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学习到“药物分析”课程所用到的各种分析方法。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法不仅使得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更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实验实践的改革

“药物分析”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让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医药企业对药品检验人员的要求,会熟练使用各种分析仪器,掌握各种药品的质量分析方法。实践教学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各项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可播放相应的实验视频,通过对方法原理的讲解以及仪器的操作培训等手段,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项目的开设也不仅仅限于常见的一些验证性实验,可以按照企业对于检验人员的要求进行课程实验的开展。比如指定某种中药制剂,让学生根据药典内容进行质量监督,这就要求学生分组对该制剂进行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其中包括试剂的配制、仪器的调适和检验报告的填写。通过这些实验,熟悉企业的一线工作,为尽快适应相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为了培养符合新形势下市场和行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药物分析”课程主讲教师要根据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通过对“药物分析”课程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正确的药品质量安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动手相结合,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出能在医药企业和药品监管部门从事药物分析检验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课题来源:湖南城市学院教改项目(湘城院发[2012]49号).

参考文献:

[1]石玉杰, 韩南银, 刘萍, 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药教育杂志, 2014, 33(2): 240-242.

[2]柳文媛, 狄斌, 杭太俊, 等.药物分析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J].药学教育, 2009, 25(5): 26-28.

[3]刘冬琳, 吴杰.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价值工程, 2011, (8): 6-7.

[4]徐乃玉,张健,谢洪平.翻转课堂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 (41): 155-156.

猜你喜欢
药物分析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