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媛
摘要:根据治理理论,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剖析不同评价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基于治理理论构建高职院校多元评价体系。
关键词:治理理论;高职院校人才;评价主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9-0260-02
一、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主体构成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本,因此建立完善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而其首要任务就是构建合理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本身是一种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主体不同的价值观和质量观对评价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治理理论为高职人才培养主体构成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也为构建完善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借鉴、启示和理论支持。治理理论中提出价值主体、利益主体、权利主体的多元化,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完善的高职人才培养评价主体构建应包括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各评价主体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职教育质量与之发生各种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分别代表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利益需求,共同维系和推动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治理理论的内涵
治理理论起源于西方学术界,其中治理(governanc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和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作,主要用于与国家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治理”并不是新造的词汇,在传统意义上,“governance”与“governing”“government”等概念的区别不大,都表示君主或者国家权力至上的统治、管辖、支配和控制。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出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世界形势更加复杂;时代的大变动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曾经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官僚制却日益显示其运作僵化和反应迟钝的弊端,时代变迁呼唤新的政府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西方新的政治分析框架——治理理论应运而生,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被认为是替代传统的政府统治理论的新思想。
英国学者威格里·斯托克通过对各种治理概念进行梳理之后,提出了关于治理理论的五种观点。
从治理理论兴起到发展的过程来看,治理理论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治理理论强调分权,在治理过程中,组织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权力是多中心的,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利益多元化;另一方面治理理论强调合作,成员之间综合各方利益共同制订、协商决策,因为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是成员之间的合作协商关系。
政府评价主体、社会评价主体、高校评价主体三者共同作用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三者直接关系的处理对评价结果有着极大的影响,治理理论分析框架为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基于治理理论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为依据,评价主体应包括政府、学校和行业企业三大价值主体,构建与其价值观、质量观一致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目的和类型的差异性制订科学、合理和规范的评价方案,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顺利有序的完成。
(一)政府
政府评价即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价,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依据国家统一制定的评估或评价体系,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政府评价不仅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评价,依据国家规定的评估或评估体系、标准,对学校的教育工作状态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获得相关的评价反馈信息,对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监督和调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采取政府主导型评价,发现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炼出不同地域、不同行业面向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避免高职院校的同质化发展,凸显职业院校的不同特色,院校之间的可比性更强。政府可以通过出台制度性文件以及相关办法,明确喜欢评价的具体要求,促进政府评估与学校自评、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的有机结合,实现由传统全能政府治理模式到以服务为中心的治理模式的转变。
(二)学校
高职院校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生产者和提供者,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职院校内部良好的治理也为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高职院校的自我评价本质是一项分析、诊断和评价的活动,主要目的是及时诊断问题、发现问题、持续改进质量。通过评价活动,对教学状态、过程和结果做出客观、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分析本身现有的质量运行状况,促进评价对象为实现目标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对产生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使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力保障。因此,高职院校的自我评价应涵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促进内部的自我调整,推动教学改革和基本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多角度、全方位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指实现教育目标的制约性的教学条件评价,包括师生数量比、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要素。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對教学活动本身所出现的状态和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又称为形成性评价,譬如对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教学、产学研状态等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结果等级的评定,而是为了全程掌控教学实施过程的情况,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活动进行适时、恰当的调整,使评价对象获得反馈信息进行相应的改进。
(三)行业企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由此可见,行业企业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检验者之一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审视和检验高等职业教育工作,成为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不可或缺的部分。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教育属于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教育评价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尤其是行业企业界,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加的科学合理。而治理理论就是要实现从政府一元治理向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多边治理转变;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多元主体作用,是实现政府有效治理的现实基础,也是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的关键所在。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贯彻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突出能力本位,要求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取都要为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参照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冷余生.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和任务[J].高等教育研究,2007,(03):23-27.
[2]白榕.治理理论视角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权责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8,(06):42-43.
[3]韩继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多元社会评价机制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