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竹珍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方面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就学习行为自身的性质而言,关键是看对学习材料的处理或问题解决的策略、过程与效果。它要求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等探索新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呢?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确立探究目标,创设探究情境
探究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不可“一刀切”的用集体研究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研究目标,要依据文本正确处理研究目标确立的共性与个性关系。着重培养学生手机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沟通与合作,发展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獲取亲自参与探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养成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创新精神,激活各种学习中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新课程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时间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阅读、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求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引导自主探究,激发探究动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要求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改变那种“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的传统课堂教学学习方法;提倡“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的现代课堂教学学习方式。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权,留给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能够把学、思、疑、问有机的结合起来,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一般问题上进行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教师只需给以激励性评价,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师生集中合作解决。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还应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足的阅读交流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在读中明晰道理,在读中进行情感熏陶。在教学《黄山奇石》时,从文章中心入手,引导学生精读探“奇”,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自主提问入手,放手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抓住“奇”这条主线,以“奇”贯穿,以“奇”导入,先由学生自己提出关键问题“它们到底奇在哪里?”然后让学生看图寻奇,读文品奇,最后拓展猜奇、读奇,学生抓住与中心句相关的问题,就能探求到问题的实质,能更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对解决问题起到事过功倍的效果,学生就“它们到底奇在哪里?”这一问题展开探究,通过阅读、质疑,很快掌握了课文内容。
三、指导合作探究,交流探究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探究学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促进学生全体发展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交往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一些好的学生、个别学生,而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问题,利用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教师给以适当启发点拨,集中解决难点。最终以小组集体为单位进行评价、奖励,这促使小组成员团结一致,促进学习优良的学生自觉地去帮助其他学生,使那些学习差的学生也得到发展,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优秀的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既是主体地位的能动者,又是主体地位的受动者。
四、延伸探究内容,拓展探究实践
在学习巩固、强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举一反三、拓展创新,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学生实践探究式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实践探究拓展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决定,不必强求同一。方法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善于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实践中去探究。可以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课外资料,也可以布置课外实践性作业。
五、开展自我小结,归纳探究方法
首先是师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合作探究的情况,教师作简要归纳,概括启发要点,理清什么概念,掌握什么方法,注意什么问题,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的交代。要求学生运用自学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拓展创新,开发新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