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敦宝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机智地,敏锐地去开发受教育者的自身潜能,提高人才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一、什么叫教学机智
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指教师通过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果断的决策对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作出有效的反应和机敏的处置,以求最大限度得开启学生的才智,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知,教学机智是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过程中所特有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往往可以成为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面对一群好学的孩子及处于改革新课标教材,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教学机智,否则纵然有充分的教学准备,也很难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二、运用教学机智的策略
1.随机应变的能力
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教学,就会有许多的课堂都无法进行下去。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作出机巧的调节上。一般来说,学生在反馈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学生现有的数学思维结构不适应拓展新的数学思维结构的需要而产生的。这就需要教师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继而对教学作出灵活机巧的调节,引导学生能创造性地从正反两方面去认识问题。而灵活的反馈调节常能使课堂教学起到化平淡为新奇,化消极为积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机智表现之一的反馈调节决不是简单的错误评析,而是针对学生临时发生的思维障碍所采取的创新性处臵措施,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能认识错误,还要能多维度的分析错误。因此,灵活的反馈调节尤其能体现出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的效果。
2.学生质疑的应变策略
在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会想要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来一起完成这教学任务。但也存在一些故意刁难的。对于老师的提问,他们往往会突然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妙语反击,这样不尽解决了课堂中出现各系列问题,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3.学生不良行为的应变策略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顽皮的学生,在课堂上出怪声音、搞小动作、交头接耳,甚至严重扰乱了课堂纪律。这些与教学主流不相符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教师讲课的情绪,也扰乱了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多种方法,把偶发事件的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之内。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灵活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要做到择机而教。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处理。
三、如何生成“教学机智”
1.以合适的教学思路适应学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这也就是说,我们要开展高效课堂就必须因人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我们老师不能千篇一律教学方法的来引导每一位学生,差生和优生的教学思路应该有所不同。教学的技巧在于能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比如,学生把课堂中要探索的结论课始就说出来了,不难的一个问题,学生却卡了壳……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机智地作出变动。
2.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染学生
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在课堂中出现个别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位教师,不仅应对学生发现自身的错误感到高兴,而且还应该自我反省、及时纠正。
3.以积极的學习心态激励学生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其实,在实际学习中,教师不一定事事处处都比学生强,学生也未必事事处处均不如教师。因此,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就应当具备虚心向学生学习的心态和及时向学生学习的机智。一次讲解证明题,我的思路是通过证明三次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证某条线段是垂直平分线,但有个学生却说证两次三角形全等就可以了,不用三次。我听完他的发言十分惊讶,应该说这学生这种创新思维的精神震撼了我,我立即对这位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大加赞赏,肯定了他的做法更加简捷,科学,相等从而借此机会,我也激励其他学生: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有些想法大家能比老师想得更巧妙。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而且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总之,数学课堂就像没有硝烟的战场,师生是战友,“未知”是对手。面对这个特殊的对手,和教师在同一战壕里的学生往往会产生许多老师预料不到的想法、举动,这是非常自然的。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事件”,如果老师不是压制或回避,而是恰当地运用教学机智进行教学,那么就可能打出非常精彩的漂亮仗。只有拥有优秀的教学机智,并让它时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才会将课堂演绎成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小世界——有和风细雨,有凉风习习,有浪花点点,有激流澎湃,这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