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学评价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2016-05-30 08:28李荔
科教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特征功能

摘 要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教学评价文化新的内涵,使其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稳定性、渗透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以及导向、传承、规范、指导、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 教学评价文化 特征 功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2.050

教学评价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评价文化的变革。教学评价文化重构,必须要厘清教学评价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才能够为教学评价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建设提供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

1 教学评价文化的界定及内涵

1.1 教学评价文化的界定

尽管“文化”一词,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较为经典的定义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①尽管人们根据自己对“文化”的理解,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是一致的: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不是自然存在物;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是一个社会群体成员在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并共同遵守和使用的,如价值观念、宗教、习俗、规范、制度等;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创造和积累而成,并通过继承、创新,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文化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②

由此,我们也尝试界定:教学评价文化是各教学主体在长期的教学评价实践中,通过交往建构生成教学评价的知识体系、制度、规则,形成教学评价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是教学评价活动的基础背景或氛围,影响着教学评价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和结果。

对教学评价文化可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心理层面进行考察。从精神层面看,是教学评价主体在教学评价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态度、情感、思维方式等,是观念形态的,是教学评价文化的核心部分。从制度层面看,指教学评价中制定的各种制度、标准、行为规范,对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学评价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使之符合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尽可能保证教学评价过程与结果的公平、公正,保证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伦理规范,使教学评价各主体的权利不受侵犯。从物质层面看,人们在教学评价活动的过程中,积累总结了大量经验,并将之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了各流派的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体系,并在教学评价实践过程中,根据评价的需要,采取一定措施,研制出各种评价的工具和技术,如各种评价书籍、量表、软件、系统等物化成果。

1.2 教学评价文化的内涵

建构主义、复杂性思维和怀海特过程哲学等后现代哲学的兴起,为我们考察教学评价文化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赋予教学评价文化新的内涵。

1.2.1 教学评价文化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文化的核心是人,教学评价文化也概不例外,同样要对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给予关照,这是教学评价文化最根本而终极的追求。教学评价文化必须使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获得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内心的丰盈、精神世界的愉悦与满足,各评价主体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能够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得以尊重,同时,也能够通过相互的沟通,从不同主体的差异性评价(各自的理解性评价)中相互促进,在尊重和认同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才能够实现教学评价文化的终极意义和价值。

1.2.2 教学评价文化是关系的存在

教学是师生特殊的交往方式,教学评价也是多主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完成。“教学评价中多主体之间、各因素之间、各种教学事件(活动)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③“教学评价是多主体的交往活动。师生、生生间是合作关系,是目标一致的学习共同体,从相互间的差异性评价中(各自的理解性评价)获得多样化的反馈信息,获得新的视角和启发,反思自我,重塑自我,完善自我”。④因此教学评价文化也必然是一种关系文化,教学评价过程中的各要素间或各种教学事件的不同组合、联结、互动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评价文化,反过来,不同的教学评价文化也会影响各要素以及教学事件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方式。教学评价文化具有整体性、关联性,一定要从关系整体上去加以认识和考察,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和判断。

1.2.3 教学评价文化是建构生成的

“评价过程应该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建构统一价值观,评价结果是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交互作用的产物;评价就是要通过对参与评价以及与评价有利害关系的人的需求、关注点和问题的应答,并通过对话和协商,逐步达成共识”。⑤教学评价文化也正是在这样的建构过程中形成。评价主体都是带着自身特有的文化品性和文化观念进入到教学评价实践过程中,这些文化也会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相互碰撞,在探索、反思、对话的过程中建构新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创生新的教学评价文化,继而推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2 教学评价文化的基本特征

(1)历史性。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也会打上那个时期的历史烙印。教学评价文化也如此,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制度与斯巴达的军事专制统治下的教学评价文化截然不同,奴隶制农业城邦国家斯巴达的统治者,为镇压奴隶的反抗和暴动,实行全面军事教育,各种军事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成为人才评价的标准。而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雅典,则以品德、美感、智力、体力的和谐发展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到了近现代,西方社会随着工业化发展,需要大量技术人才,由此科学主义的评价观大行其道,并随着科学测量技术的发展,西方教育测量学蔚然兴起,标准化考试也逐渐发展起来。可见,教学评价文化的形成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

(2)民族性。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各自独特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状况等,形成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农耕文化、海洋文化、游牧文化等。反映在教学评价文化中必然不同,评价的标准、内容和方式方法是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集体观念意识非常根深蒂固,因此反映在教学评价中,也是注重统一、服从、权威性。西方文化中更注重个体价值,个性化差异,因此,教学评价注重对个体的尊重。

(3)稳定性。教学评价文化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的规范,规定着师生在教学评价中的行为。例如,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作为挑选人才的方式,考试内容都是符合统治阶层意志的《四书》、《五经》等,并且有着非常固定死板的形式,不需要考生有任何创意和独立思考。在这里,评价者是主导者、控制者,评价的标准、制度、实施等都由他们操纵,处处表现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态度,被评价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接受评价,并且在心理上也接受这样的定位和规则,很少提出质疑及表达自己的诉求。这种传统的控制型教学评价文化,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到现代都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观念。

(4)渗透性。文化具有弥散性,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环境氛围中,影响到人的心理和行为。教学评价文化也具有这种渗透性,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营造出特定的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并渗透到教学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影响着教学评价活动的方方面面。好的教学评价文化能够给师生带来宽松、和谐、愉快的评价氛围,能够渗透到师生的教学评价生活中,促使他们产生良性的交往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师生的价值观、信念、情感、态度。相反,封闭、机械、单向度的教学评价文化,则会形成泠漠、压抑的教学评价氛围,使师生产生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导致相互对立抵触的情绪。

(5)发展性。教学评价文化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通过与外部社会环境系统,以及整个教育教学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使系统得以存在、演化和发展。它要不断吸取新的理论、技术和经验,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得以持续性的发展,才能够形成与外部社会系统和整个教育教学系统内外平衡,以及和谐一致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教学评价文化系统也是一个有着自组织、自适应能力的系统,系统内部的自我建构推动教学评价文化的发展。教学评价实践的过程是教学评价主体自身知识经验与外部环境通过交互作用建构自身意义和价值的过程。相应的教学评价文化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生成新型的文化。它不是简单地继承,是在原有文化上的传承与创新。

3 教学评价文化的功能

(1)导向的功能。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当大家能够认同和共享相同的教学评价文化时,评价主体很大程度上能够在对教学评价目标和标准、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等上作出较为相同或相似的选择,在情感上容易引起共鸣,行动上将趋于一致,就能够较为有效地沟通和合作,有利于共同目标的实现。相反,则会起着阻碍的作用。

(2)规范的功能。教学评价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评价实践中积累的知识经验,以及形成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规则等,教学评价文化一旦形成,被大家所认同并被普遍接受,人们就会遵从这些观念和规则,以此规范人们的教学评价活动和行为,大家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能够维护教学评价活动的秩序。

(3)传承的功能。教学评价文化可以通过共享和传播的方式,为下一代所学习与继承,使历代积累起来的宝贵的教学评价知识经验、评价技术等文化成果得以保存,并在不断吸收新的成果和经验的同时,又得以创新发展,不断地延续下去。

(4)指导的功能。教学评价文化源于教学评价实践,又反过来可以指导教学评价实践。不同的教学评价文化直接影响和指导着师生的教学评价活动和行为,使评价主体了解自己在教学评价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与其他人互动,如何选择评价内容、方式方法,如何行动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等。

(5)教育的功能。促进师生发展是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教学评价文化通过指导教学评价实践,营造良好的教学评价文化氛围,促进教学评价主体间良好的关系的建立,使他们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在相互评价中,促进知识的增长和价值观念、情感态度、智能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 转引自: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20.

②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题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30.

③④李荔.基于对话的交互式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3(12):74-77.

⑤ 荀振芳,汪庆华.教学评价的理论再构与实践创新[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4):51-58.

猜你喜欢
特征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