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逊
摘 要:在我国城镇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文物被破坏、盗窃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为了适应新阶段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例如,1982年11月中国第一部部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生效实施,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在2003年7月份施行。但是,在良好积极的现状背后文物被破坏、盗窃的情况也越加匪夷所思、让人无奈,并且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社会的反响强烈。本文就针对我国现阶段文物保护立法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我国现阶段;文物保护;立法;现状分析
一、目前我國文物保护法的法律保护原则以及法律保制度现状的分析
(一)我国文物保护的法律保护原则分析
所谓的法律原则就是指反应法律制度的根本性质的同时促进法律的体系协调统一,并且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指导,保证法律运作的状态平衡并且是其法治理念的基础性和本源性的原理和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護法》第四条明确的指出了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总方针:“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由上述的法律条例就可以了解到我国文物保护的法律相关原则。
1、文物要以保护、抢救为主。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文物是一种文化资源,不可再生。文物不仅仅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近代中国,文物保护工作就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乃至于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一些错误的思想引导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文物被损毁、破坏,盗窃、盗掘、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猖獗。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保护、抢救文物的工作迫在眉睫,需要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保护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
2、合理使用与加强管理原则,在我国现在文物保护法和地方的文物保护条例中一直贯穿着促进我国文物合理的利用和落实文物管理监督的原则,合理利用是促进、加强文物保护的强有力手段。文物保护的“十六字方针”是我们进行文物保护工作的总的纲领,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二)现阶段我国文物保护法律制度现状的分析
如今,不只是我国重视文物的保存,世界各个国家对文物的保护也是很重视的,那么,现阶段我国文物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国家文物保护立法现状,第二个是地方文物保护立法现状。
1、现阶段国家文物保护立法现状。从国家立法方面上来看,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1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令第十一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1年6月、2002年10月、2007年12月、2013年6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行了修改、补充。我国在文物保护上的立法三十年来在逐步完善。
2、现阶段我国地方文物保护立法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3年7月,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各自的《文物保护实施条例》,针对各个地方的特点进行补充,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规划,促进文物保护的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
(三)我国现阶段文物保护问题的具体分析
文物范围宽广,标准相对模糊。目前我国法律采取了列举种类定义概念和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但是在具体进行文物认定时,存在一些界定不清,标准相对模糊的情况。
(四)文物保护立法缺乏有关商业性经营规定
1、文物的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在经济建设当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矛盾就是经济发展与文物的保护问题,然而,如何去保护文物不受到经济建设的破坏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九条提出了相关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在如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缺一不可。
2、文物拍卖企业单位设立的审批不够严格。近几年来,我国的拍卖市场逐渐的发展壮大,具有较大的前景,但是在实际的拍卖之中,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某些文物拍卖企业在进行文物鉴定的时候,没有依据相关的规定,所以有大量的违规的行为,扰乱了文物拍卖的秩序,还有些文物拍卖企业商业欺诈,或者进行黑市交易,甚至有些企业违反国家的法律拍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这些都是文物拍卖企业单位审批不够严格、缺乏监督监管所造成的后果。
3、我国文物法律责任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内容涉及了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等,这些内容的增加,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文物保护行为和相关的处理违法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不仅能够提供有效的依据,还能够打击文物犯罪。文物保护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护文物要从我做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二、现阶段我国文物保护的立法与完善
我国对文物的修缮要遵从“原真性”的原则,事实上,我国现如今的立法对于“原真性”的原则也是有涉及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指出“···对于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但是,对于文物的保护和修缮怎样才能符合历史和文物特点,还原“原真性”?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结语
根据本文对我国现阶段文物保护立法的现状分析,我们一定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新文.《论文物保护法律的完善》[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2]王仲璋.《文物保护“五纳入”的法制化思考》[J].文物世界.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