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丹丹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100-02
一位伟人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对真理的追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容易流露情感的地方。点亮学生的眼睛,应成为我们每位教师共同的心愿。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也随着教育科研工作者和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情感在素质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看到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看我们能否运用好情感教育这根杠杆。学生和教师一样,有独立的意识,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有共性,也有个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我们要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掘,首先要让学生在情感上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一、用自身良好的情感修养点亮学生的眼睛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前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教师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教师的情感,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某种气氛。教师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情感是形成培养学生情感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家庭的不愉快,或者对集体的误会,或者对顽皮学生的失望等,而经常绷着脸孔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情绪紧张,心灵蒙上阴影。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点亮学生的眼睛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使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提出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不同的见解,并阐述自己的正确理由;还能使学生既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问题,又不担心由于未学会或答错题而受到批评、羞辱或责骂;甚至能使学生超前思维,使个性得到全面发展,逐步成为创新人才。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也是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观的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要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的氛围与环境,它决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水平的发挥。
三、用各种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点
如果只是让学生呆板机械地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地接受知识,效果往往不佳。只有打动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做到刻骨铭心。教师应用各种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点。
1.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
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中华少年》是篇抒发中华少年爱国心声的诗歌,文章语言简洁、生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要求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感情。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喜、怒、哀、乐随文章的情脉而发。通过朗读,可以激起学生的情趣,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
2.用艺术激发学生情感
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以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如在教《触摸春天》时,全文的情感基调是轻松与深沉的,此时放轻音乐辅助学习,不但可以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能对课堂气氛起到积极的渲染作用。总而言之,把艺术引进课堂,就是把课文描写的形象让学生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使他们的感受更真切,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
3.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
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言,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灵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4.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多媒体和网络信息量大、传输快,用来搜集信息、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极大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对阅读内容作一些适当的补充。例如教学《丰碑》这一课时,我将一些红军长征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再进一步让学生自主查阅更多的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存储、交流。这样就能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和重组信息等信息素养。显然,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
多媒体以形、声、色、情的优势将教材内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受到了美的熏陶,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但多媒体运用不能使学生沉醉于色彩斑澜的画面和赏心悦目的乐海中,从而产生“多媒体依赖症”。利用多媒体教学,旨在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都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现实中,也会碰到一些很难解决的难题,如有的学生受社会、家庭反面影响较大,对人、对事非常冷漠;或已经对教师产生了负面印象,一时无法改变等等。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如何去点亮他们的眼晴,激发他们的情感?还有些学生的激情本来已经被激发,但过了一个假日,却又恢复原状。长此以往,教师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这时,我们又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境?这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这虽然是个艰难、漫长的过程,但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和实践,一定能找到最完美的答案。
(责任编辑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