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仕宏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80-02
初中学生处于儿童迈向少年的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因此,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文明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从而为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奠定基础。为了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教育性和实效性,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做好如下几方面:
一、充分挖掘教材,整合和灵活运用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非常具有特色。教村内容充满情景性、趣味性、思想性,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教学案例和教学问题,将大量警句、格言、事例、数据等要素运用于教材之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教材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以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初步具备合格公民的素养。其中的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树立理想,磨砺意志;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热爱集体,团结合作;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等内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和思想教育的基本依据,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主题、整体思路、基本结构和编写特色,同时要不拘常规,从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地调整、整合,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灵活地解读、使用教材。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而信口开河,这样既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用真挚的感情打动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达到较好的效果,绝不能采取抽象说教的方法,必须创设贴近学生的教育情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景活动中,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思想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上课时要做到热情洋溢,讲课要进入角色,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真正做到以情动人。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身边的事例来教育学生,这样学生会感到非常亲切。当然,如果教师能结合自身的经历,用切身体会教育学生,就更能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当教师用真挚感情带动学生产生共鸣时,教育的最好契机便由此引发。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渗透不应止于课堂之上,还应该延续到课堂之后。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主动与学生沟通,力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
2.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中,涉及许多当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知识。教师应创造机会,引导学生积级参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活动的过程中去探究体验,学生就能体会思想品德课并非枯燥无味,而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得以有效地发挥。比如,当学生学习了思想品德课相关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做相应访问、参观和调查。学生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和感受,回校后再组织学生写小论文,由于有了感性材料作为基础,所写的论文就会有较高的质量,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教学应该坚持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原则和基本的方法。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教材内容实际和当前社会实际出发,确定教育教学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和思想渗透的方法。初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还不丰富,思维方式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时期,形象思维仍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原理索然无味,甚至会困惑不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借助生活中的生动事例、身边的感动人物、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等进行教学。这样,抽象的概念才会具体化,深刻的道理变得通俗化,学生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当前,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快更新。学生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和影响,这给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教师要关心时事,善于捕捉社会热点问题,同时分析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各种信息的关注情况,了解他们在这些方面所产生的困惑,将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调整、补充到教学内容之中。通过组织教学,学生在认识上就会得到升华,行为上不断实践,就能逐渐学会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指导和培养学生“乐学”的精神和“会学”的方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一“点金术”,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成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