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年代》纽兰·阿切尔和艾伦·奥兰斯卡爱情悲剧之探源

2016-05-30 05:03张蕾
大东方 2016年4期
关键词:阿尼玛阴影

张蕾

摘 要:笔者通过荣格的心理原型批评理论来揭示男主人公纽兰·阿切尔和欧洲贵族女性艾伦·奥兰斯卡的爱情悲剧之根源。笔者认为其爱情悲剧主要是由阿切尔人格面具和阴影,阿尼玛和男性特质之间的关系失衡导致的。本文不但为研究伊迪斯·华顿的作品起到了补充作用,也为研究以阿切尔为代表的老纽约男性形象开辟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心理原型;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

1 引言

伊迪斯·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纯真年代》以19世纪末传统刻板的纽约上层社会为背景,描写了贵族青年纽兰·阿切尔在与门当户对的梅·韦兰订婚前夕倾心于散发着欧洲大陆自由精神的梅的表姐艾伦·奥兰斯卡而无法自拔,最终以两人爱情悲剧结局的故事。

在国外,对于《纯真年代》,评论家们主要从男性形象,小说的结构和反讽特色,文化身份和社会主题等方面来分析。而中国学者对《纯真年代》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评论者们主要从女权主义,叙事学,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宗教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小说中的阿切尔在老纽约上层社会中形成的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对阴影中积极的一面如激情和创造力的过分压抑和与生俱来的男性气质如勇气和力量的释放受到男性身上的女性特质阿尼玛的消极方面如懦弱和自私的阻碍是导致阿切尔和艾伦所以,阿切尔不健康的人格是导致其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

2 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然而极为发达的人格面具与极不发达的人格其他部分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从而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

19世纪70年代的纽约上层社会把统一的行为规范强加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使他们的自我意识产生了与这种集体人格面具的同一。从小说一开始,阿切尔就是以纽约社会的标准绅士形象登场的。他从不在听歌剧时提早到达,因为在大都市里听歌剧早到是不合时宜的。之后当阿切尔受明戈特家族委托,与艾伦讨论她的离婚诉讼时,他强烈建议艾伦放弃离婚诉讼案。

3 阴影

与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相对的就是过度压抑的阴影。它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包括一切不被社会所允许的激情和欲望。如果过分压抑阴影,生活将会失去原有的活力。人格面具和阴影之间如果能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的关系,则能够阻止阴影的破坏性作用又能发挥阴影的创造力和活力。

虽然在小说的开始阿切尔在传统与规范中成功地压抑了自己天性中动物性的一面,表现得十分文雅。但是在与艾伦的交往中,他不但在已经订婚的前提下毫无顾忌的爱上了独立自由的艾伦,并且开始质疑自己成长于其中并一直信仰的老纽约社会的传统与规范。然而阿切尔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最终还是压制了他对艾伦的激情与渴望。在小说的最后,当他最终打算鼓起勇气告诉梅他和艾伦的爱情真相时,梅却告诉他艾伦已经打算返回欧洲。

4 阿尼玛原型

荣格认为在男性和女性的灵魂深处蛰伏着一个异性形象原型,对于男性心灵深处的女性特质,他称之为“阿尼玛”。

阿切尔夫人和梅都是老纽约社会中完美女性的代表,尤其是梅,她不但始终恪守老纽约贵族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扮演着女性的传统家庭角色。而正是由于她们身上过分的单纯无知给阿切尔的阿尼玛投射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小说开始时的阿切尔的男性气质如勇气和力量的发挥失败。

然而一旦遇到合适的女性,男性就会把阿尼玛投射出来。所以在遇到艾伦之后,阿切尔成功地把自己的阿尼玛原型构建在了艾伦身上,从而重构了男性特质中的勇气和力量。当阿切尔及其家人和杰克逊共用晚餐并谈及艾伦和已有家室的博福特同出入时,阿切尔公然捍卫艾伦选择伴侣的权利,并反驳道:“如果她愿意,为什么就不能引人注意?她为什么就该躲躲闪闪,仿佛自己给自己丢了脸似的。”以上可以看出,阿切尔的阿尼玛在艾伦身上的成功投射使其重新恢复了勇气和活力。

但是,在与阿切尔夫人和梅的长期相处中,阿切尔的阿尼玛原型长时间不成功投射而形成的女性特质中的消极方面成功压制了阿切尔在艾伦身上暂时成功投射阿尼玛原型而恢复的男性气质,使得阿尼玛原型中女性的柔弱和胆怯占据了上风。当阿切尔和梅去探望明戈特太太,并遵照明戈特太太的旨意去寻找艾伦时,阿切尔发现艾伦正在海滩上散步,但是他根本没有勇气去接近她。在小说的结尾,26年过去了,阿切尔拒绝了和儿子一起去拜访艾伦的请求,因为对阿切尔来说,回忆中的艾伦更加真实。他自言自语道:“对我来说,在这儿要比上去更真实。”尽管这时已经没有任何牵绊阻挡在阿切尔和艾伦之间,阿切尔刚满50岁,梅也已经去世,而且纽约的风气已经自由开化了,但是阿切尔的懦弱和胆怯使他困在和过去一样枯燥乏味的日子里,失去了最后和艾伦复合的机会。

5 结语

本文从荣格的原型心理学角度出发来探析男主人公阿切尔和艾伦的爱情悲剧根源。阿切尔在老纽约中形成的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和过分压抑的阴影中积极的一面的不平衡和与生俱来的男性气质同男性身上阿尼玛的消极方面的矛盾是导致阿切尔爱情悲剧的关键因素。而从性格层面对《纯真年代》中的男主人公展开原型心理分析为研究华顿小说中老纽约贵族社会中的男性形象开辟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HolbRook,David. The Age of Innocence[A]. In:Harold Bloom ed. Edith Whartons The Age of Innocence─Blooms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C]. Philadelphia:Chelsea House Publishers,2005. 13~32.

[2]Knights,Pamela. Forms of Disembodiment:The Social Subject in The Age of Innocenc[A]. In:Harold Bloom ed. Edith Whartons The Age of Innocence─Blooms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C]. Philadelphia: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2005. 83~102.

[3]卡爾·荣格.自我的探索[M].黎惟东,译. 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1989.

(作者单位:私立华联学院)

猜你喜欢
阿尼玛阴影
周韶华作品
阿尼玛卿,常在于险远
摄影《阿尼玛卿冰川》
你来了,草就没有了阴影
金山上的美国梦
让光“驱走”阴影
解读《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巴恩斯的阿尼玛
阴影魔怪
上汽通用172万销量下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