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慧
【摘 要】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时代,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 新教法 探索 导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117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感因素,让他们达到一个欲罢不能的境界,使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就可大大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就能使整个教学活动很好的展开和有效的落实,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每一堂新课的导入。物理课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课方法。
1.运用小魔术、小实验、讲故事、说新闻、看图片、幻灯片及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从情景中进入角色。2.导入新课时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周围处处都离不开物理。通过探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也可以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甚至解决日常生活的一些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概念的讲解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基础,讲清物理概念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物理概念清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要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才能更好掌握物理概念,所以在讲解物理概念时,既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了解掌握概念的同时,发展其观察、思考、分析、推理等相应的能力。我们就“比热”这一内容,作了怎样讲好物理概念课的一些探讨。首先教师要弄清所讲概念在这一单元教学中所处地位,“比热”,它是热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围绕这一概念教材前后安排了四节内容。
第一节“热量”是它的基础,第二节“比热”,第三节“热量的计算”是用来巩固比热概念,第四节“比热的测定”是作为对比热概念的加深理解,因此在第三节讲“比热”时,只要求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比热、比热的单位,不要让学生直接运用Q=mc(t1-t2)去计算物质比热,有的教师在讲完“比热”后,出了两道题,让学生去计算某种金属的比热,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比热的理解,并为下节课作准备,但事与愿违,学生见了题不从比热的意义去分析,而是套用公式去解,结果虽然亦正确,但在演算过程中发现学生许多错误是由于对概念还不理解;有的同志在这节课中始终围绕着“比热”这一概念讲解,讲它的定义、单位,讲它是物质的属性,并区别于热量和温度,最后引申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加以理解,根本不涉及公式的计算,前后对比,我们感到后者的效果更好些。
三、注重兴趣的激发
课程改革提倡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中发现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最基本的条件和前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它更是学习的一种兴奋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物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关注每一个人”,“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只有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留心自然,观察社会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各种现象,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了,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
四、注重习惯和方法的引导
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看、听、练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通过看书和自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学习教材中描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课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注意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记录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和反馈有关教学内容的信息。
其次,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习惯。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的主要内容,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为什么和怎样引入物理概念,对于物理量要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明确它的定义式,单位是如何规定的;对于物理规律要明确它的适用范围,掌握并理解它的几种不同表达形式(文字表述、数学表达式、图象表示),让学生反复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帮助学生理清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和一般思维方法。
最后,示范引路、检查督促,培养学生良好解题习惯。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并解答物理问题是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学中要以例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信息,弄清题目中所阐述的物理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在头脑中建立相关的物理图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拓宽,让学生能够体会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选用恰当的物理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五、注重实验的教学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实验课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物理课教学有效性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正面临着一些困难:一是由于实验器材和教师实验水平的局限;二是个别学生存在实验技能的缺陷;三是有的实验可见度小,实验难于观察;四是一些物理现象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仪器来直接实验;五是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难以用实验进行展示。
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制约着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而言,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效教学”可以称得上是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永恒主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应用,并且在实验中可以找出探索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逐步培养科学家们所具有的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坚持不懈的精神。
总之,学无定论,教无定法,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寻找和完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减负增效进行展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