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导式教学法与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关系

2016-05-30 02:37刘华
大东方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导式自学高中历史

刘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也要“有利于教学评价的改进”。新课改历史教学要求培养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高中历史教学怎样才能达到标准呢?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突出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必然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显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众多的教学法中,学导式教学法是最适合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之一。学导式的基本定义是:自学并求得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的教与学、工作与管理及生活方式:运用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或借鉴-模仿-创新-超越这四个环节不断深化,使求学者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动性,主动地提出和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探求。不仅培养求学者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还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格五个层次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下面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组织三个方面分析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新课改的紧密关系。

一、教学理念与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和谐、促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学导式创新的教育理念,把教育的基点移到了“学”上。主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提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而教师的职责在转变为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排除实现自学目标的障碍,发挥教学设计、组织、辅导、引导、支撑、服务、咨询、激励、管理、促进作用。因此,学导式教学法在教学理念上与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理念相吻合。

二、教学过程与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教师来讲授,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出来,学生依然是被动学习,课堂的主角任然是教师。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来学习。在众多历史教学法中,学导式教学法的四部教学过程正是一种非常适合新课改的教学方法。

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这四个环节,是学导式创新教学过程的范式,简明实用,以演练为主线。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运用时,机动灵活,变式多样:可充分发挥教师的独创性;变中求稳,稳在运用自学为主,学在导前、学导结合、提高自学能力与技巧。

自学。学导式教学法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深入钻研,抓纲务本(教学大纲和课本)边看学材、边思考,学生自己能答、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尽可能从已知求得未知,要弄懂来龙去脉;提倡动口、动手、动脑,做学习笔记、明确重点。学会发现、分析、比较、概括、记忆、想象、探索,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克服困难,求得恰当指导,发展自学-探索能力和意志-调节能力。新课改中提出了一种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这就是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概括和分析能力。学导式教学法的自学部分正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解疑。“学贵有疑”,对难点、疑问可互相质疑、答疑、探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解决疑难问题,从中获得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储备有限和认知能力的缺乏,必然会遇到一些他们难理解的部分。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利用直接的知识水平帮助学生释疑。学导式需要老师不首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疑难,而要在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当学生力不胜任时,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思路、线索。最终引导学生解决所遇疑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机制,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讲。学导式教学法的第三个步骤是精讲,其原则是少而精、要有针对性的点拨,重在引路的基础上讲深讲透,主要讲重点、难点、基本定义、原理、指导自学方法和技能技巧。这就改变了过去老师一言堂,运用填鸭式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地位。

演练:学导式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演练。它包括复习、巩固、作业、练习、操作、实践、改错、运用、小结等部分,这比传统的教学法的第四步更丰富、更完善和实用。此时的教师侧重验收——检查、批改、评价、总结;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因材施教进行辅导。演练是学导式教学结构的重要部分,是多渠道、多样化、多层次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技能、深化智能——提升他们的自学-探索能力和革新-创造能力、提高品格的重要一环。

三、教学组织与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学导式教学组织多人异步,个人自学与个别指导、小组互学与班级同步合理组合,各尽其力,争取达到各自尽可能的高水平;各得其所,都可体验到愉快与成功;运用自学为主,学在导前,求学者利用已知因素发挥潜力探究“学材”——质疑问难,感知、体验;并能学中求导、争取恰当引导、在独立走路的实践中增长才干,使学习方法提高有效性。

新课改理念要求培养学生集体意识、探究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为了达到这些培养目标,新课程的设计上为学生准备了很的探究性课题,主张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研究。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组织模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同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的过程。因此,学导式的教学组织非常适合新课改的探究性学习。

综上所述,学导式教学法理论突出了教与学的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与学的活动整体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导式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方面与高中历史教学相切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完整性。因此学导式教学法是最适合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之一。

(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学导式自学高中历史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学导式”教学法在中学短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