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其香
摘 要: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达到1+1=1,或1+1>2的效果。
关键词:兴趣;思维;把两者结合起来,达到1+1=1,或1+1>2的效果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达到1+1=1,或1+1>2的效果。
当今,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我们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而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浅谈一下小学生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的一致性:
一、首先,兴趣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
众所周知,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构成的重要部分。时下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小学生主动观察思考,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
2.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时下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教学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直观教学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给小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小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例如:挂图、多媒体课件、录音、微视频等等。简洁直观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操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操作”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操作”数学,比如动手称一称一两块石头和一两块糖,可以帮助小学生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与联系;量一量身高,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及其之间关系;经过一段路程,可以帮助小学生正确理解“千米”(公里)的含义。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学生创造性地思维。
二、其次,培养思维
(1)要善于利用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小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小学生的求异思维。
(3)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小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一题多题是小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也是培养锻炼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下面举一个一题多解的例子:一辆车上午3小时行驶了180千米,照这样计算,下午又行驶2小时,这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第一解法先求出平均l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然后求出下午行驶多少千米,最后求出这一天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80÷3×2+180=300(千米)。第二种方法相对比较简便一些,先求出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小时,再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最后再求出一天共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80÷3×(3+2)=300(千米)。以上两种方法都很普通,这里还有一种新的解法,算式为:180×2-180÷3=360(千米)。其中,180×2,表示行驶6小时的千米数,180÷3,表示平均l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最后用6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减去1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就是这一天5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了。这即是一种创新的解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方祛训练,学生一定能声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兴趣的产生的,而浓厚的兴趣是靠着反映敏捷的思维作铺垫的。两者之间一种无意识的连接关系,是一同成长的。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激发兴趣,也不能只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平台,思维是兴趣的基础,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思维潜意识中某些问题的探索而产生的结果。
总之,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兴趣的产生的,而浓厚的兴趣是靠着反映敏捷的思维作铺垫的。两者之间一种无意识的连接关系,是一同成长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激发兴趣,也不能只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平台,思维是兴趣的基础,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思维潜意识中某些问题的探索而产生的结果。
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普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的一致性》.
(作者单位:乌苏市夹河子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