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莹
秦香莲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悲剧人物,不同的剧种都有脍炙人口的传唱曲调,她一直是传统戏中鞭挞邪恶,讴歌正义的化身。在锡剧《秦香莲》中,青年作家罗周给予了这个故事一个凄清的诠释——一个女人和两个孩子的艰难寻亲路。是的,戏剧作品需要通过表演等综合体现,方能让观众领悟剧作主题的涵义,从而达到艺术的升华。在创作中,我感受到了秦香莲的辛酸,在台上,我体验到了这个女子所承受的苦楚。如何运用准确的艺术手段来塑造好秦香莲这一外柔内刚的平民女子,角色分析是演员塑造人物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此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第一场“投宿”,秦香莲携儿带女到东京来寻夫。大比之年,家住湖广荆州的农妇秦香莲送陈世美到东京应试,三年后,湖广大旱,丈夫却杳无音讯,为了活命,为了举家团聚,秦香莲带着儿女公婆举家赴京寻找丈夫陈世美。此时,她坚信自己的丈夫就住在东京城,一定也在期盼着妻子儿女的到来,在凄凉的音乐声中,一句倒板“过千山、渡万水,东京投奔”唱出了主人公的艰难历程。凄凉辛酸的秦香莲穿着破旧的灰色罗裙,发髻上带着孝,拖着疲惫的身躯,迈着沉重的双腿,步履踉跄,无助的双眼里充满了对丈夫的希望。她带着儿女向店主打听陈世美的下落,当知道丈夫得中头名状元时,善良的她无比兴奋,两眼放光,连忙双手合十对着苍天一拜,高兴地说到:“待我谢天谢地!”当听得陈世美被招为驸马时,本想着苦尽甘来的她一下子惊呆了,心一下子冷到冰点,两眼含泪,悲悲哀哀、凄凄惨惨,她痛苦地唱道:“晴天霹雳魂飘荡……”此时的秦香莲怨恨陈世美,但又不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她对陈世美还抱着一丝希望、一丝幻想,“到底一段骨肉情”,因此,她要当面找丈夫问个明白。
第二场“闯宫”,演绎的是秦香莲带着儿女闯进驸马府,当门官回禀陈世美不见,秦香莲心灰意冷,但是毕竟没有听到丈夫亲口告诉她,故还是不死心。于是,经过一番周折,与门官定计闯进了府中,含悲忍泪见到了三年未见的丈夫,却被陈世美冷漠的态度惊醒,为了一双儿女,秦香莲毅然抱着委曲求全的态度上前乞求丈夫。此时,儿女的哀求,秦香莲的哭诉,似乎让陈世美有所触动,糟糠之妻带着几分怨气、几分悲愤的义正言辞,一针见血地刺向陈世美,加上一段回忆旧情时的念白和良言相劝时的唱腔,终于有点感化了陈世美。然而,陈世美舍不得荣华富贵和如今的娇妻,狠心将秦香莲及一双儿女赶了出去。在此处,善良的秦香莲一度向陈世美妥协了,只要儿女能留在丈夫身边,也就心满意足了,自己哪怕浪迹天涯,葬身沟壑。伟大的母爱,以及弱势向权贵的让步最终还是没有获得陈世美的同意,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为人物性格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第三场“诉曲”,演绎的是秦香莲在丞相王延龄的帮助下借着唱曲来规劝陈世美回心转意。酒席上,陈世美端坐厅堂,秦香莲怀抱琵琶弹唱小曲。她的内心是五味杂陈,十分复杂。多年的恩爱夫妻如今分崩离析,丈夫鱼跃龙门身份显贵,妻子沦落长街地位卑贱。夫妻相见,秦香莲忍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和无比的内心剧痛,触景生情,内心翻滚。她想通过最后的努力来打动丈夫的铁石心肠,当唱到“破镜重圆无指望”这一句时,实在控制不住,悲情一下子爆发出来,此时她已经不再顾及陈世美的颜面,从软弱变为坚强。然而,陈世美并没有被感化,却狠心命韩琪追杀妻儿。
第四场“惊庙”,韩琪追杀秦香莲母子三人。如果说陈世美不认亲是负心,此行为只是遭道德谴责,但派人追杀妻子儿女则是惨绝人寰,触犯国法,天理难容。当韩琪要杀母子三人,香莲恳请韩琪,愿舍弃自己性命换取儿女生还时,编剧在此加入了一段嘱咐儿女的诀别唱腔,这段唱腔旋律凄婉深沉,传递出浓重的悲剧色彩,使人潸然泪下,凸显了秦香莲的母爱情怀,也加重了“惊庙”的戏份,使得这场戏唱腔完整,成为一折唱做并重的折子戏,与观众也有了新呼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当韩琪自杀时,秦香莲幡然醒悟,一声“冤枉”,将她满腹的心酸与冤屈迸发出来,她要为韩琪伸冤,为自己喊冤,为儿女叫冤。可以说,秦香莲在这一系列遭遇中,性格与境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形象逐渐丰满。
第五场“告状”,演绎的是秦香莲拦轿喊冤,这场戏让我对人物有了新的理解。秦香莲怨恨深重,她急不可耐地向包公诉说冤情,此时,我用较快的台步出场,连喊冤枉,让观众感受到秦香莲自“惊庙”之后,性格基调已经发生了变化,她不再是那个苦苦哀求的女子,而是要与陈世美抗争,要他得到应有的惩罚。此时,我在人物处理上不再是前面的委婉缠绵,而是变得激越奔放,让秦香莲的性格变化更为突出了,秦香莲从最初的村妇演变成了复仇女人。
第六场“对堂”是全剧的高潮部分,此时的秦香莲对陈世美已经彻底绝望,因此她激昂地唱出了“要告倒负心贼狠似豺狼”。虽然秦香莲没有大幅的形体表演,但是我依然把握住秦香莲正义的气质和她那种大气的台风,给观众感受到一种威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如香莲在见公主时,面对皇家的势力,她不卑不亢,气定神闲,要在规规矩矩、本本分分的做工中显示出来举手投足间厚重的力度感,我用一种沉稳之音唱“她问我一声我答一言”时水袖轻抛,头部微扬,侧身而立,眼神中透出一股凛然正气,威严难犯。无论是唱腔还是表演,都是不卑不亢,沉着应战,既表现出青衣行当的特点,又表现出秦香莲性格中的朴实无华和沉稳安静。一声国太驾到,面对权威和皇家压力,秦香莲没有退缩,毅然说出:“以善告恶,国法昭昭;以父杀子,禽兽不如;以及韩琪那条性命,与谁商量,如何商量。”句句紧逼,掷地有声,表现出秦香莲的机智与勇敢,让观众很是舒畅。当包公也劝她要为一双儿女着想,三思而行时,满怀希望的她一下从山巅跌至深谷,她做梦都不曾想过,包公,那么一个清廉正直敢于为民作主的青天大人都不敢秉公而断,自己的命运怎么那么悲惨、自己的冤屈还能到哪里昭雪?她想不通,只有带着悲愤与无奈,带着绝望与灰暗,与儿女们一起寻找活路。这里,我让人物表现出心如死水的状态,心冷如冰地说出:“我从哪里来便回哪里去!”紧接着一段大段的唱腔,把秦香莲与一双儿女的凄苦寻亲路再次完整展现,整个唱腔从慢到快,从弱到强,从平稳到激昂,中间运用了大段的清板处理,不但能体现演唱功力,更是有力控诉了陈世美以及皇家的强势,哭诉了百姓屈死冤死的无奈,她告诫自己:要教儿女们,春播种、夏耕耘、秋收谷、冬贮藏;告诫儿女:今生今世不进京城、不进宫廷、不进衙门、不读诗书、不念五经、不科举、不应试、不识字,不断文,这才能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不变良心做个人,做一个磊磊落落孝义的人………正是秦香莲这一番慷慨陈词和内心真实想法的表白,激起了包公执行国法的决心,也将矛盾激化到极点,使包公下定决心铡了陈世美。秦香莲只是一个柔弱女子,她的性格变化不能是简单随意的过程,是她的丈夫——她一双儿女的亲生父亲,薄情寡义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她万般无奈才向包公诉冤。所以当陈世美被押至虎头铡时候,此时的秦香莲还是心有不忍,她用水袖掩面背对观众,这样的舞台处理更符合秦香莲此时此地的内心历程。
通过秦香莲这一人物的演绎,使我对锡剧梅派的声腔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高的追求。艺术是无止境的,“秦香莲”这一人物形象,我将会在今后的舞台实践和磨砺中不断提升。细细品味戏曲舞台表演艺术,在舞台实践中细细打磨,以程式表演为手段,分析人物个性,塑造人物角色,通过体会和发掘人物的内心情感突出“以细小之处见真情”,使自己的表演具有含蓄朴实之美。戏曲是富有无穷魅力的表演艺术,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学习,在这里,感谢经典!感谢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