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式,区位选择对于企业进行FDl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败的关键。首先,文章从区位理论阐述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其次以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所包含的区位思想进行系统的综述,为正确把握国际直接投资区位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区位问题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国际直接投资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研究的重点是投资动机,投资决策和投资流向三个问题,其中,投资流向就是区位(投资地点)选择问题。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或多或少地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于世界各个国家的范式,不能系统、完整地解释和预测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一、区位理论文献回顾
区位理论是指研究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在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主要由三大流派组成。
(一)成本学派
德国经济学家利用地租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创立了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区位理论最早对农业中因土地不同使用而发生的区位问题。杜能于1926年出版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他通过长期对农场经营过程的观察和探索,建立了著名的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的创始人韦伯于1909年著有《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从经济区的角度,探索了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指向的空间机制。重点研究了工业布局的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聚集和总体指向规律,提出了工业区位论。
(二)市场学派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区位理论者发现韦伯的区位成本最小不能确定厂商定位的配置,从而区位论研究者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利润最大化。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著有《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理论》一文中,系统阐明了“中心地理论”。廖什于1940年著有《空间经济秩序》强调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对区位选择的综合影响,并扩散了区位理论范围,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区位论中市场圈作用和理论问题,寥什的区位理论被称为“市场区位论”,成为动态区位论研究的先驱。
(三)行为学派
区位理论的研究视角延伸到非经济因素,区域選择实际上决策者对掌握的信息并对信息处理的结果。普雷德于1967年提出的行为矩阵就是用来解释决策者和产业区位关系的一般描述模式。他把满意人的概念引入区位论中使区位行为理论更加接近现实,重视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对区位选择的作用。克鲁梅把行为科学和工业区位论结合起来论述,提出感应—行为的决策。克鲁梅认为传统的区位理论强调外部区位因素如运费、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忽视了内部区位因素如个人的决策和爱好、关联企业的扩张等,个人的行为会受到政治制度,经济措施的影响。
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文献回顾
(一)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区位思想
1.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在1960年其博士论文《一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提出了垄断优势论。它以产业理论为基础,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先河。海默认为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引起的资本跨国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国间的利率差异,无法解释二战后发达国家间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机是控制国外经营权获得垄断利润,而非利息收入。企业特定优势主要包括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信息来源、规模经济优势及其全球性的营销网络。
垄断优势的突出贡献在于:从垄断优势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出发,用垄断和不完全竞争代替了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完全竞争假设,并把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证券投资区别开来,为现代跨国公司理论奠定了基础。但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不足以解释,无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也到国外投资,也没有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特点和相关东道国的区位特征。
2.内部化理论。该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在1976年著作《跨国公司的未来》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其后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在1981年著作《跨国公司:内部化市场经济学》中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形成了国际投资的内部化理论。它以自然性市场缺陷理论和科斯定理为基础,进一步解释了跨国公司获得利润最大化的途径。内部化理论对FDI区位理论研究贡献在于:提出了出口、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等不同形态国际经济活动的成本及成本结构。但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所包含的区位思想很少,不能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和资产在国际转移的问题。对东道国对外投资的特征未作说明,也不能解决中心企业投资动机。
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吸收赫克谢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巴克莱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于1976年提出。后在其1981年著作《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中进行了系统阐述。邓宁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综合考察产业组织理论、区位理论等各种因素,用折衷的方法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也被称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三个基本要素决定。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把国家要素特征与企业要素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综合吸收了其他理论。关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分析,因而作为一般性解释而具有适应性,并且对东道国的区位特征给予了明确的研究。但是国际直接投资结构日趋多元化及其行为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受到了挑战。
(二)以比较优势学说为基础的FDI理论的区位思想
1.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1966年提出,他运用动态分析方法以美国跨国公司所拥有的特有优势对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动机有重要贡献。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随着厂商特有优势消弱转移。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标准化成本阶段。但跨国公司多样化国际经营方式、创新产品周期变化、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新横向”投资和发展中国家“逆向”投资现象,不能进行合理解释。
2.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是由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在1978年著作《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经营的日本模式》从国际分工原则出发,提出他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依据产业转移原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延长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小岛清理论把微观分析作为企业的基础,注重从宏观动态角度来研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但它无法包容其它类型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其仅限于日本及其少数欧洲国家,也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三)以发展中国家FDI理论的区位思想
发展中国家FDI理论从发展中国家角度分析了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在本国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投资策略。
1.小规模技术理论,是美国哈弗大学教授刘易斯·威尔斯在1983年著作《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中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比较优势,表现在拥有小规模的生产技术满足小市场需求,在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具有竞争优势,发展中的跨国企业向比本国更落后的国家进行投资是具有竞争优势。
2.技術地方化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1983年著作《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中,通过分析印度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其引进的技术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而是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改善和创新,在这一技术再生的过程中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从而适应自身的发展需要。
3.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是英国学者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积累和技术改变为出发点,解释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以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韩国的跨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国家对经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发展中国家FDI的产业布局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
三、结语
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没有涉及区位因素的原因。但是区位因素在国际直接投资研究中越来越重要,只有将区位因素纳入到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才能对更多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解释。
参考文献
[1] 张纪康.国际直接投资[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8.
[2] 郑京淑.现代跨国公司的区位体系与世界经济[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3] 江心英,路正南.际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政策调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侯玉珠(1991- ),女,山东鄄城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