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
【摘要】:近几年来,艺术圈里广泛流传了一个词汇——跨界(Trans-boundary),其实不止是在艺术圈,在很多的行业里都有跨界的出现。而在艺术界里,跨界这个词不单单是指形式上的跨界,更多的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是一个艺术家在大的艺术范畴内,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学习和了解,跨界的风靡,是当代艺术的趋势,也是对艺术家的新的挑战。源于当下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更多的信息渠道导致当下的艺术作品受众有了更高的眼光,更具批判意识的欣赏观念,正是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促使艺术家更为广泛的产生跨界的念头,但是在我看来,跨界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词汇,早在艺术诞生初期,跨界就已经伴随着艺术的产生而产生,因为就艺术本身的特质来说,任何的艺术形式都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然后在融合的基础上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造就更高层次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跨界;融合;超越
虽然跨界这一词汇近几年才开始在艺术圈内广泛流传,似乎跨界本身就成为了一种艺术的形式。跨界这一说法,看似潮流所向,但是其实早在艺术诞生的时候,就无时无刻的存在着。当然,这一说法,是在将各种艺术形式以单个的独立的体系为前提下成立的,而在我看来,艺术形式从来就没有完全隔离分割的明确界限。因此,跨界其实更多的代表着一种多方位看待艺术,用广阔发散的想法进行艺术的构建和创作的思维模式。如果我们这样定位跨界,那么,跨界就不是一个才出现的新词汇,只不过在当下的社会大环境下,跨界越发的显示出艺术所具有的融合和包容性,也更多的被艺术家重视和利用起来。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跨界思维的艺术家们,都是在内心渴望着一种对单一艺术形式上的突破和改变,而跨界不止是可以改变思维的模式,更多的是利用多種艺术形式所特有的优势增加自己艺术作品要表现的力度与强度,从而达到最好的表现手法。从最早的艺术发源时期,原始艺术时期,如果说还没有出现明确的跨界艺术,我认为只是因为当时原始社会中的艺术意识还仅仅停留在生存的需求上,并没有真正上升为一种表现美,表现思想,美化生活坏境的层面。而从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到陶器上第一个绘画作品的诞生,就已经在向我们展示初次的跨界活动,而事实证明,有了绘画图饰的陶器,更让人感到愉悦,初具可被欣赏的艺术功能,而不再只是作为一种单纯的盛具。而在之后的艺术长河中,各种艺术形式诸如绘画、雕塑、手作、音乐、戏曲等等之间的跨界活动层出不穷,所以,我对于跨界产生的时期认识,是在艺术起源之时,只是在最近的几年,跨界这个词汇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提及,这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发展趋势,代表了社会各种大穿插、大融合的新局势。
作为一名油画专业的学生,相比起其他艺术形式来说,我必然是更为关注与油画相关的一些跨界的活动。而油画涉及到的跨界活动,除了单纯的另外一些绘画形式如水彩、水墨、粉彩等等外,还有同雕塑、新媒体之间的跨界,下面我就逐个进行我自己认识了解到的一些跨界的阐述。
(一)油画同国画的跨界
在由华南师大教授胡光华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明清油画》一书中,胡光华教授认为,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首次将西方油画携入中国内地。当时地方官员在检查罗明坚所携带的物品时,发现了一些“笔致精细的彩绘圣像画”。胡光华认为,“笔致精细”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油画所具有的艺术表现特征,这些“彩绘圣像画”应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宗教油画。也就是说从那个时间开始,油画进入到我国,打破了国画一画独霸画坛的局面,但是由于材料的限制,最初的油画练习主要以临摹西方油画作品为主,并且会采用其他的颜料代替油画颜料进行绘制,而绘画内容,也多与我国国画的一些对象相似,到了如今,油画更是广泛的发展流传开来,在绘画地位上几乎可以与国画并驾齐驱。而如果说早期的油画由于社会发展落后物资不丰富的情况下导致当时的油画作品并不称之为纯粹的西方油画,而带有一部分国画的色彩,这样的一种穿插并不能叫做跨界。按我对于跨界的解读,跨界不是只是单纯意义上技术和材料的互相采用,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模式转变。就油画和国画的跨界来说,是采用国画的思维创作油画,而用油画的手段表现国画中的一些气韵生动。因此,在我国有一部分国画转油画的艺术家们,除了因为自身对于油画的喜爱外,其创作本身也并未抛弃国画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一直在探索油画和国画的跨界,通过这样的跨界,来互相补充,提炼。例如著名的绘画大家吴冠中先生,便是油画与国画跨界的翘楚。先生的画作,不仅有着对油画的热爱,作品中的水墨气质也一览无余。如下图这一幅《北国风光(油画 1979年作)》便可一窥究竟。
(二)油画同瓷板画的跨界
2014年六月,我于上海观看了超写实著名油画家冷军先生的瓷板画展览。冷军先生的油画作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除了如《小姜》等几幅在观看时几乎逼真到恍若直面绘画对象的人物作品外,还有写实到极致的静物作品,而我则对先生的几幅竹画关注略多,或许是因为画作本身存在的位置与后面的竹景两相呼应,分不清究竟哪是景、哪是画,而如此的写实后,先生的瓷板画,则显得更为随性,动势皆由心而发,有竹有虎也有人物,而在这里的跨界,我认为是先生一种绘画心态的转变,不同于超写实油画的细致入微,更多的关注了画作对象本身的动作及表现的意境。而在油画中,浪漫主义开始的各个流派其实都已经与写实渐行渐远,不是说不再重视技法和基本功,而是更多的去通过画作表现自己的内心思想,而非一味的摹写对象,转为更加直接的绘制出自己所见所感,而事实证明,艺术本身不同于其他重复单一的劳动的区别就在于此。
(三)油画同雕塑的跨界
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在我看来就是油画同雕塑的显著的跨界。从大卫到西斯廷天顶画,米开朗基罗始终在绘画和雕塑中游走,那么必然在创作的时候始终是带着这两种思维在进行创作,而在他之后的很多的艺术家,尤其是进行雕塑创作的,在绘画时对于对象形态的把握都更加的准确立体,当代的很多油画艺术家,在雕塑方面凡是有所钻研的,必然在绘画方面也有更准确的描述,而对于油画中,物体色彩明暗块面的把握也更为得手。而例如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德库宁,他的一些实验性的人物雕塑,都有着不断向空中扩张的动势和激动不安的情绪,使人一看到便能够联想到他的绘画作品。
(四)油画同新媒体的跨界
如果说跨界是近两年艺术圈里相当热门的一个词汇,那么还有一个词汇也同样有着众星捧月般的关注度,这个词就是——新媒体。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登上艺术的历史舞台是历史的必然性,也必然在历史长河中停留相当长的时间。而作为西方绘画中极具地位的油画,在新媒体诞生后,也必然受其影响,而艺术家们并没有因为新媒体的诞生而恐惧,反而是去学习,钻研,掌握,从油画到新媒体,并且就我了解到的其中一位就是张小涛老师。张小涛老师也是从油画跨界到新媒体,但是同样的,在新媒体的创作中,还有围绕着油画的一些思维,然后又通过新媒体的创作,来反向思考油画的创作,在之前的一次讲座中,张小涛老师向我们讲解了他新媒体作品的创作,而其中一个作品就是围绕他的小孩的画作中的人物进行创作的,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油画的热爱并没有丝毫降低,反而促进了他更多的关于单纯的架上绘画的未来之路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