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春
学情分析:六年级共有学生14名,为本地农村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与品行表现较好,学生已有的课外知识比较匮乏。不爱阅读,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虽然通过课堂或课外已蜻蜓点水似的阅读了一些文学名著,多少有所了解,但是阅读面很窄,理解肤浅,整体上还处于待启蒙状态。因此本课重在让学生对文学名著有个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个主题活动的第一个板块,这一板块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文学艺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好享受,激发学生探究交流的兴趣,体会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一些世界文学名著,初步感受文学名著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名著的兴趣,激发阅读欲望,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热爱文学艺术的情感;2.知道一些关于文学艺术的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1.学生将已阅读过的中外名著列出书单;2.教师准备一个选自《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动画片断;3.以书友为单位设计共同探讨的话题(如:作品意义、作者、创作特色、语言风格、主要内容等),准备简单的发言稿。
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在人类文明的土壤中,盛开着许多智慧和情感浇灌的“花朵”——不仅有科学技术,还有文学、绘画、雕塑、音乐……有了这些绚丽的“花朵”,人类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
1.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教师播放《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动画片断;2.教师小结:优美的故事给人类带来美的享受。同时还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贪心,要勤劳善良,否则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
学生观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1.我们通过观看动画的形式来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得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激情;2、通过交流目的是让学生激发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二、课中深究——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活动一、读名著,谈感受——《一千零一夜》夜夜都思念。
1.教师:一千多年前,一位海盗英雄的传奇在《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诞生了。多年来,他是许多书和银幕上的常客。今天,他就要在我们教室里首度登场。他的名字意思是行动与冒险。他就是辛巴达,是横越七大洋的传奇人物;2.过渡:《一千零一夜》——一本让人夜夜都思念的好书;3.教师简介《一千零一夜》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4.谁再来谈谈你读过的《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你最喜欢故事里的什么人,为什么?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学生阅读教科书74页中关于《一千零一夜》的资料。
预设:
学生1:我读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個故事,印象十分深刻。它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贪心,要勤劳善良,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学生2:我把这本书带来了,从这些故事中,我对阿拉伯国家有了一个印象。
学生3:《一千零一夜》还被叫做《天方夜谈》。
学生4、5……
通过教师介绍《一千零一夜》中辛巴达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争先恐后的想向同学们介绍自己阅读此书的收获,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习惯。培养学生对所需资料的搜集、整理、筛选能力。
活动二、“名著赏评”交流会——沐浴书海,香溢校园。
1.教师:有人说:“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没有米,肚子饿得慌;没有书,世界空荡荡。每一本好书,都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个脚印。而每一本世界文学名著,都是人类文明的甜美果实。你能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名著介绍给大家吗?2.过渡:大家可以像他们一样,找伙伴介绍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如可以介绍作者、主要内容、受到的启发、最喜欢的情节和人物等,分享自己读书心情;然后,在组内评出“小书迷”;3.学生分组交流各自读过的故事并把交流的意见记录下来;4.小组评选出“小书迷”,由该同学上台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名著。
预设:
学生1:我向大家推荐的是与《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因为我特别佩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最喜欢《火烧赤壁》那个故事,所以我要推荐给大家。
学生2:我看过一本名叫《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的作者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主要介绍了鲁滨孙出海以前,出海时遇到风暴,上岛生活28年2个月又19天,以及遇到海上大船回家的事。鲁滨孙那种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令我非常敬佩。
学生3:我向大家介绍《围城》这本书,讲述的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一艘邮轮正从法国向中国驶来,船上有一批中国留学生,都是刚从欧洲学成回国,这其中包括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和他的同学苏文纨……
学生4、5……
学生分组交流、记录、汇报
让学生充分介绍自己阅读过的课外书,通过介绍作者、主要内容、受到的启发、最喜欢的情节和人物等,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读书心情,更能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带动其他学生也想尽快读书的愿望。生生互动,通过推荐读书环节,达到自主交流,资源共享的目的。
让同学自己评选出“小书迷”并向大家介绍可以起到榜样的引领作用。
活动三、与书籍对话,点智慧之灯——制作读书卡
1.教师:我们的口号是——争当“读书标兵”,形成乐读风气;2.引导学生参看教科书上的范例,了解读书卡;3.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读书卡:你心目中最精致的读书卡应该是什么样儿的?包括了哪些内容?4.学生亲手制作一张读书卡;5.学生互相交流欣赏读书卡,然后将自己的读书卡粘在班级的“读书园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