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教师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16-05-30 10:48宗莎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提高素养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宗莎

【摘 要】《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而教师“引导”和“组织”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它和学生的学法合起来组成课堂的教学方法。简而言之,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本篇文章主要围绕改善教师的教法来谈。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为此语文教学应改变单一的知识讲授,不断向师生双方双向互动的活动过程转变。教学时还应适当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提高素养

一、由一节“问题”课引发的思考

曾听过一节古诗展示课,上课的老师约摸三十岁,从教5年。他上课热情澎湃,语调一直处于一个高频道状态,我记录了他这节课问的问题,刨去追问学生的小问题,一共25个。不管要不要问,该不该问的,他都问了,一节课下来,我不知这位老师到底累不累,反正坐在台下的我们都替他觉得累。当然,我们得辩证的看待这位老师的行为。至少他热爱教学,热爱课堂,才能在一节课40分钟内始终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但这样的课堂却让我思考:他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在台上“花大力气”。

课堂上“问题”当然要,但要提得准,提的精,提得妙,提问后还得讲究“留白”让学生充分地思考,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才能,进而理解文本,获得真知。

其实不仅仅是这位老师,我们在教育岗位上的各位又岂能悠哉地说:我可没犯这样的错!纵观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一个接一个地抛出问题后,希望获得学生的正确答案,一旦有学生小声的说对了,立马神采飞扬地点这名同学起来回答,一番表扬后给学生这样的暗示:这就是正确答案,你们记住了。丝毫不顾其他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层次和个性表达,长此以往,只会让大部分学生沉浸在“等答案”中,失去思考的能力;当学生回答不上来便会板着脸说:这么简单的都不会,你们的脑子锈掉了吗?这类老师“怕冷场”,公开课上老师尤其怕冷场。

这两种现象的发生,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发挥“主导”“组织”作用,也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体”,导致课堂上“一言堂”或“无言堂”。语文教学提倡“以人为本”,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应是活动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在时代日益发展的今天不断求变,寻找突破,教师快速成长,于是改善教师的教法亟待转变。

二、探讨新形势下教师教法的转变

陶行知说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先生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作为书架子、字纸篓。第二种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凡是学生需要的,他都拿来给他们。把学生需要的知识给学生,这比前一種好,但先生仍以教为中心,不是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学,学生仍然是在“被动的地位”,接受教师传授现成的知识。第三种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很显然,第三种先生才是最好的。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向往成为第三种先生,但往往正在做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先生。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而教师“引导”和“组织”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师教的方法。它和学生的学法合起来组成课堂的教学方法。简而言之,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本篇文章主要围绕教师的教法来谈。

(一)由传统的“讲授”向“倾听”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单一的讲授,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为此语文教学应改变单一的知识讲授,不断向师生双方双向互动的活动过程转变。教学时还应适当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例如:一位老师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钓鱼的启示》中“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时,教师改变单一的讲授,学会倾听学生的语言,抓住教学契机,呈现出师生互动的生动课堂,下面是教学片断:

师:(投影出示句子: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你会怎么读这句话?

生1:(小声、语气平淡地读)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师:哦,这是条小鱼,老师可不会向你投去羡慕的眼光,你这条鱼顶多两三斤。

生2:(速度较快地读,声音响亮,突出“大”字)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师:是呀,这条鱼真大,你真厉害,钓上了这么大的鲈鱼,老师都羡慕你了。同学们,照着他读的样子,一齐读。

生齐读:(学生读的声音大,但不整齐)

师:咦,这可不止一条,我发现好多鲈鱼在跳呢,记住是“一条大鲈鱼”,再齐读。

生第二遍读得很整齐,声音洪亮。

教师懂得倾听学生的语言,及时捕捉教学契机,充分利用学生的学情,生成了新的教学资源,学生的情感与文本逐渐水乳相融,体会水到渠成。试想,如果老师硬邦邦的说:这一句就是指钓上来的鱼很大,我们要读出大的感觉,我想这节课学生仅能理解字面的意思,不会与文本水乳交融,达到情意与文意的高度融合。

(二)由“统一答案”到“尊重表达”的转变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猜你喜欢
提高素养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培养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素养
提升记忆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快乐阅读能够成就人的精彩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