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2016-05-30 10:48赵龙
大东方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

赵龙

摘 要:通过对辽宁省内10所大学的1000名学生开展体育健身意识与健身行为现状进行调查,找出了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促进体育行为的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健身行为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和号召全国人民参加体育锻炼,并明确指出青少年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最活泼最具生命力的一个群体,其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养成,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民族身体素质。因此,了解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现状,并找出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因素,提出提高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促进体育行为的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对策,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都具有深远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辽宁省内10所大学的1000名大学生(以沈阳和大连高校大学生为主)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知网和互联网以及相关图书馆书籍、新闻报道等资料,以“全民健身计划”“大学生体育健身”等为检索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此作为本报告的调查依据。

1.2.2访谈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1000名高校大学生,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文本整理,为本报告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访谈结果和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辽宁省内的特点,自制《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现状》的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2份,回收956份,回收率95.6%,有效率为94.2%。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现状分析

2.1.1大学生健康状况

在956份有效问卷中,男生486人,女生470人,男女比例相当。

通过调查表明,46.57%的男生和38.42%的女生健康状况很好。22.58%的男生和24.73%的女生健康状况较好,15.26%的男生和17.65%的女生健康状况一般,8.64%的男生和9.97%的女生健康状况较差,5.65%的男生和8.21%的女生健康状况很差。总体水平看男女生的健康状况比较接近,男生健康水平稍好于女生。但仍有30%的学生处于不健康水平,现状令人担忧。

2.1.2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现状

2.1.2.1对体育健身作用的理解及其重视程度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体育健身具有满足个人体育爱好、增进和保持健康、保持体力充沛、缓解文化课学习的疲劳、降低文化课学习带来的压力、在同学中保持良好形象的作用。

关于体育健身的重要程度问题。71.27%的男生和64.42%的女生选择重要,25.53%的男生和32.69%的女生选择一般,认为不重要的男女生比例为2.88%。也就是说有近30%的学生不具备最基本的体育健身意识,健身态度消极。

2.1.2.2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大学生一致认为体育课可以帮助自己系统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学习体育健身的方法、体验运动的乐趣、增进身体健康、增强社会的适应力,是目前获取体育知识的主要渠道,具有举足轻重的、无法替代的地位。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学校宣传栏对于体育的宣传工作还存在不足,需引起重视,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

2.1.2.3影响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

从调查结果可知,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中,前三项为:性格与个人爱好;身体健康状况;学校体育风气。对于保持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排前三位的是:学习压力增大;是否有充足的业余时间;自己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随着年级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这与学生所面临的升学压力有很大的关系。

2.1.3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现状

2.1.3.1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经常锻炼的分别为44.57%、40%;除了上体育课基本不锻炼的分别为50%、46%;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分别为2.17%、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男女生还不到一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很不好。

2.1.3.2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

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问在体育课之外,男生用于体育锻炼的次数是:4次以上的98人,3或4次的168人,1或2次的有182人,0次的有38人;女生的情况:4次以上的77人,3或4次的有148人,1或2次的有182人,0次的有63人。

3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培养的对策

3.1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指在高等学校限定的体育教育条件下,大学生对体育的定义及其内涵、形式、手段、参与动机、能力及体育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与体力活动的总和。

3.1.1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从认知的角度讲,拥有锻炼知识越多,认识越全面,越有可能从事体育锻炼,并长期坚持。因此要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如设立学生体育文化娱乐室、组织体育与健康知识讲座、举办体育知识竞赛及举办健身方法展示会等来大力宣传、传播体育健身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水平。

3.1.2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体育运动的动机促进体育行为的产生,通过体育行为体验运动感受,又可形成更积极的动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体育健身意识和行为的保持。体育观念、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是产生体育动机的前提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引导,有目的举办体育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功能、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1.3注意学生个性培养

个性包括性格、兴趣、爱好等。兴趣、爱好是从事体育运动的内部动力之一,是奠定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体育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了解学生的运动兴趣,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个性品质的养成。

3.2引导学生的体育行为

3.2.1保障体育课的时数,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是有时问保证的,是学生体育健身活动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一些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不够,规定的体育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无法保证。因此,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力度,把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作为学校体育评估的重点,从而保证体育课、课外活动的时间。

3.2.2更新教育观念,注意教育行为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体育行为引导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向主动的体育教学观转变,向追求体育教学综合效益方向发展。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针对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育学生健康的情感;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探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

3.2.3注重随时评价,以评价促行为

评价是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帮手,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对学生的体育课学习评价要更加注重身、心、社三个纬度的综合评价。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强调评价的社会性、发展性与主体性。在尊重教育对象的前提下,进行平等的、尊重事实的交流,评价要更加注重区别对待原则,采用适当的评价标准与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3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促成因素

3.3.1营造体育活动的氛围

通过多种途径,营造体育活动的氛围,如: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全校规模的大型体育节和体育竞赛活动,推动体育热潮在学校的传播;组织体育与健康知识讲座、竞赛,举办健身方法展示会,加强宣传栏的作用等,多方营造健身氛围。

3.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健身行为和意识的培养,依赖于学校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因此。要多方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教师对其形成体育锻炼兴趣具有影响的前三项因素为: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知识丰富、技术全面;能友好而平等地与学生交往。此外,教师的仪表、教学组织、语言表达、运动技术和动作的规范性、对学生的态度等方面都会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3.3促进体育行为的其他体育环境

影响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同伴影响排到了第三位。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以一个带动多个,以少数带动多数,以部分带动整体的理想境界。加大媒体的宣传导向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从而影响人们的体育认识、体育心理和体育行为。重视家庭、社区体育环境影响。好的家庭和社区体育环境能潜移默化地使体育锻炼成为每个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能有效地促进体育行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永明.哈尔滨市普通高校不宪政体育健身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05).

[2]冯魏,尚志强.试分析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世界,2006(10).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