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瑶
[摘 要] 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人才问题是决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水平的核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优势,谁就能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
地位。
[关 键 词] 研究生;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158-01
根据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尝试。
一、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实施培养质量工程
(一)大力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深入開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实践,引导师生准确地了解改革的相关内容,搞清楚改革的方向、目的和要求,真正在思想观念上有所改变。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相比以前的管理制度而言,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如收费制度的改革、导师责任制和导师资助制的建立等。在深化改革时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针对新变化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推动培养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导师配备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导师队伍的质量,“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支不可忽视的至关重要的力量”。因此,要坚持“宁缺毋滥”原则,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建立导师优胜劣汰机制,确保导师的综合素质能够胜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需要。其次,要不断加强新老导师的交流和培训,充分发挥不同导师的学科优势和学术特长,拓展研究生的学科视野,丰富研究生对不同学科的学术体验。
(三)改变传统的研究生管理机制
现实情况中,很多学生读研动机不纯,只是将硕士文凭作为跳板,以求谋到满意的工作,在研究生学习生活期间或浑浑噩噩或忙于兼职。首先,对学术研究要有硬性要求,严把毕业论文关,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研究生学习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其次,鉴于目前日益严重的学术不端现象,除了积极的引导研究生自觉实践学科的学术行为规范要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外,还要不断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保证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
二、以政治教育为保障,大力加强党建工作
(一)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保证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向丝毫不偏离。
(二)着重发挥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新出台的《关于加强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意见》明确了研究生导师负责所指导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职责,主要包括:培养研究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关心研究生的思想、学习、科研、生活,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为研究生提供就业推荐和帮助,参与研究生违纪处理、疾病、事故、心理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处置。导师在出国访问或出差期间,要定期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履行职责。同时,导师在研究生入黨、就业、担任社会职务、奖学金及各类荣誉评定、参与校园文化与实践活动等方面,充分享有知情权、发言权和决策参与权。学校对在思想政治教育或教书育人方面不达标的申请人,不聘为研究生导师,对当年未能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各方面反映意见较大的教师,一经查实,暂停其招生。
(三)大力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
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在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同时,如何使其身心健康地成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注重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其积极地、创造性地为广大研究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模式,全方位培养研究生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感。
三、以思想建设为基础,强化心理素质教育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开展,与研究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已经使研究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加上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生承受着来自学业、就业、经济、人际交往、婚恋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实施中的重点问题。
四、以优化人才为目的,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工作在抓规模、抓速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创新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提高科研创新能力。首先,定期检查实验设备、实验仪器、机房等硬件设施,及时更新图书资料、网上资料信息,给科研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发展。其次,完善科研奖励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对学生的创新论文、科研成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经常举办名师讲堂、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科技文化艺术节、学术节等活动。第三,与政府、企业合作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完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设置社会实践专项经费,以科教支农、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技术开发和推广、挂职锻炼等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在强调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研究生创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培养计划、培养流程、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地完善和细化,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和研究生管理过程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开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局面,适应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铮.研究生教育的尴尬[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2(4):61-62.
[2]江新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表现、教育根源与治理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