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琳
【摘 要】随着我国逐渐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人格教育。但是,结合我国培养青少年人格的经验来看,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确实不够,导致其取得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分析我国青少年人格培养的现状,以此提出更适合我国青少年发展的人格培养模式。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
对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来说,青少年的人格培养至关重要。在高中阶段,这是同学们心理和智力等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同学们正确的价值观很有必要。同时,在高中学习阶段,如何培养同学们健康的人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这也是提高一个国家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青少年人格的现状及其成因
目前,我国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我国青少年人格培养方面依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我国不少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他们的人格存在消极因素。对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导致他们对物质的追求不能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旦这些青少年受到外界利益的诱惑,就很容易动摇他们思想,进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不正之风,在这种情况下,就根本无法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格。而且,在社会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非常严重的现象,由于青少年的人格培养不到位,表现出以消极的形态看待社会,失去他们应有的人格和自尊,同时他们道德感较差,以上都是我国不少青少年人格较差的重要表现。
但是,对高中学校来说,在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之前,建议教育工作者应该提前认识到自身的使命,同时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认识价值观,将自己作为榜样帮助学生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在市场人才竞争不断加大的今天,很多同学考虑到的是自身未来的发展和生活或者说将来要考取名校,他们很少讲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联系在一起。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职责同学们面临现状的这种选择,只要这些我们不断努力,青少年在高中阶段的这一错误认识并不影响其后期的发展,这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一种现实表现。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青少年,他们在高中阶段就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他们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来考虑其自身的发展,這种健康的人格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我国高中阶段对同学们的人格培养还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我们所有人给予重视。
二、培养健康的人的重点及模式
人格,是一个人生存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为的综合体,我们也不能孤立于单一因素来评价某人的人格好坏。现阶段,健康的人格基本包含两个方面的成分:第一,独立自尊。只要能够培养同学们具有独立自尊的特性,他们就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并且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针对我国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来看,独立自尊的特性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关键。因此,培养青少年独立自尊的人格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民主他利性。这是一种平等待人的优良作风。具有这种特性的人,他们非常关注和他人的融合,同时他们更多地关注他人和社会整体的利益,而忽视其自身的利益。这种人格魅力很受欢迎和尊重,但是,在高中阶段,就要求培养同学们具有这样的人格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格绝对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它需要多方面的合作,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第一,家庭方面。对同学们来说,他们还没有脱离家庭的教育,家长对他们的文化教育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家长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道德和人格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对家长来说,他们首先应该让青少年认识到他们的社会责任,在教育青少年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家长应该尽量少的干预,只需做出正确的引导;第二,学校方面。对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学校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学校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同时,建议学校还应该教育同学们如何辩证地认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培养同学们关心集体和他人的思想。在学校阶段培养的健康人格,对青少年未来适应社会很有帮助,学校的学习是一个认知教育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帮助同学们系统地认识社会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课;第三,社会方面。这方面的作用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然而,社会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恰恰是比较重要一个环节。对社会来说,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以保证青少年能够健康地成长。在教育领域,政府通过加大教育事业的投资,也是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方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一个国家来说,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对促进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在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已经认识到了这方面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刘玉婷.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的心理学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5,27(05):41-42.
[2] 刘嵩晗,杨丽珠.论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04):90-92.
[3] 邹兴平.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J].长沙大学学报, 2014,16(0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