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艳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依法治校已然成为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就是要求教育部门、学校行政部门、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依法办事,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依法进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对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个性鲜明、喜欢互相攀比;当下,西方的某些价值观念和文化也冲击着当代大学生,一些腐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薄弱。根据我校的调查问卷收集情况来看,喜欢谈论理想信念话题的学生仅占29.12%。同时,各项数据也显示大学生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严重缺失。这表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依法治校恰恰成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赖于好的教育环境,而高校的法制环境又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依法治校,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也能够有效推动依法治校的进程。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一、管理者应树立法律意识和依法治校理念
随着依法治校进程的加快,法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高校的管理者,理应尽快适应高校的法治化环境,符合高校的法治化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用法治观念和理性思维来管理学校事务,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的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欠缺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在处理具体的学校事务中,没有做到秉公办事、依法办事。据我校本次调查问卷整理出的结果来看,认为我校管理者法律意识较高的仅占17.43%;认为尚可的占57.47%;认为薄弱的占23.56%。例如对于学生的奖励和处罚、班级干部的竞选、学生的评奖评优、学生资助等这些直接关系到学生利益的问题上,没有做到完全的公开、透明,甚至存在收受贿赂、暗箱操作的现象;在对于学生的警告、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重大处罚上,一些管理者对学生的处罚没能做到证据充足、合情合理,学生更没有可申诉的渠道。面对这些情况,高校更应该致力于加强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高校可举办一些针对教职工的法律方面的培训和法律知识讲座,从而有效地丰富管理者的法律知识,锻炼他们的法律思维,使他们树立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
与此同时,在高校的管理者中,有一群特殊的群体——辅导员。辅导员既是高校中的教师队伍,又是管理队伍,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他们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高校辅导员更需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修养,树立人本法治理念,在处理学生具体事务中依法办事,公平公正,更好地维护好学生的基本权益和利益,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推动他们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
二、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
依法治校,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合情合理、法制化的校园环境,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熏陶,使他们认识到法律的公平性和重要性,真正从内心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加以服从,内化于心,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政治信仰,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无形、隐性的教育方式。
1.健全规章制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一所高校而言,更需要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从而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使学校的各项事务做到有理有据、公平合理。高校的规章制度必须遵循法律法规,与国家的法治精神相一致,更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体系,高校的规章制度是国家法律的细化和具体化,要适合于高校自身的发展。
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高校的规章制度还存在没有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失衡、重学校权力轻学生权利等现象。例如,一些学生没有充分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据本次问卷的结果显示,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很了解的仅占18.18%;不知道的占15.22%;有一些了解的占66.6%。在处理学生事务中,高校的管理者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没有真正地维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那么,在这种有失公平的环境中,学生就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服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使他们对社会、学校以及老师都失去了信任,心生叛逆、甚至报复的心理。这种不良影响也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甚至还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任何一个群体组织来说,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是规矩的制定也必须是公平合法的,这样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首先,高校的规章制度必须以法律优先为基本原则。高校规章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符合国家的法治精神,这是高校处理一切事务的基本前提,从而才能使学校的管理合理化、法治化。因此,高校的规章制度制定者必须了解并熟知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在遵守法律的大前提下,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促进本校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其次,高校的规章制度必须做到有理有据、公正合理。高校的一切事务都要遵循本校的规章制度,因此,高校规章制度的建立必须做到公开透明,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实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时监督,使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能够促进高校的法治化进程。
2.规范工作程序。健全高校规章制度,是促进依法治校的基本前提;规范工作程序,是促进依法治校的有力保障。高校的管理者在处理学校的具体事务中,必须遵循正当的工作程序,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保证学生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高校要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管理者更要认真贯彻执行相应的工作程序,学生在这样有序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对于提高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到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学生管理部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宣传部门、学生团体部门的多方联动。唯有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才能使各项任务有序、高效的完成。高校建立正当的工作程序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高校各职能部门须严格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来处理各项事务;二是各项工作的程序、评定结果须保证公开透明,防止权力滥用;三是对于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应保证学生的知情权、申诉权。
三、创新管理手段与模式,建立高校维稳体系
随着依法治校进程的加快,高校管理者也应该摒弃旧的工作模式,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管理手段与模式,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使高校的管理更加制度化和法治化。
1.创建校园法律文化。校园文化反映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引导和制约着学生的各项行为,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创建校园法律文化,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丰富轻松的形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例如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刊、校报的形式宣传法律知识,讲解典型的法律案件;可以举行有关法律知识的讲座,使教职员工和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创立与法律有关的大学生社团,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了解法律、关注法律;有效占领网络教育的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功效宣传法律精神;举行法律知识竞赛,观看法制图片展;等等。
通过整理我校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可知,这些活动都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其中喜欢法制知识竞赛的占12.27%;喜欢法制教育图片展的占12.08%;喜欢模拟演练活动的占12.58%;喜欢发法律宣传单的占12.33%。这些轻松多样的、学生感兴趣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途径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能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2.创立大学生听证制度。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在做出最终决定前集合相关人员,了解他们的想法,从而可以公正合理地查明事实、作出相应判决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听证程序由于自身的民主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从法律领域拓展到其他领域。而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机构,也可以充分利用听证制度的有效优势,从而更好地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听取学生的合理意见,使学生参与到学校的事务中来,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对于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更好地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听证制度可以适用于那些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领域,例如学生的奖励和处罚、学生的评奖评优、学生贫困等级的评定、班级干部的选拔等,都可以采取大学生听证制度,使他们参与到其中,有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当前学生的情况和想法,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3.建立大学生申诉制度。大学生申诉制度是当学生对于学校作出的决定不满意或不服时,可以通过申诉的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申诉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以及学生代表组成。学生对处分有异议的,在接到学生处的处分决定起的五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生申诉委员会提起申诉;如学生对于复查的结果仍不满意,可以向当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目前,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学生申诉委员会,受理有关学生的违纪违规、退学处理等事务,但是很多都是形同虚设,一是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或不清楚有学生申诉委员会这样一个机构;二是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淡薄。据本次我校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62.52%的学生不知道或不清楚我校有这样的申诉渠道;只有37.48%的学生认为我校有申诉渠道。因此,高校不仅要建立申诉制度,并且要广泛宣传这项制度,让这个制度切实可行,真正做到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使学生在受到不公正的处分时,能够有这样一个渠道来维权。在这一过程中,既增强了学校的制度化、法治化,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精神以及政治觉悟。
随着我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立,法治化已经成为当代的主要命题之一。作为培养我国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大学,理应与时俱进落实好高校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有效推动依法治校的进程。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