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016-05-30 18:32金信江王庆庆孙艳华
科技风 2016年7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对策

金信江 王庆庆 孙艳华

摘 要: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肩负着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使命。然而高校在意识观念、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加大力度,“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价值观念正在形成,创新驱动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高校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使命意义重大。但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起步较晚,基础较弱,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难以满足社会和大学生的需求。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探讨

(一)大学生创新氛围不够,创业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很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成是为了解决就业而进行的工作,对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准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创新创业活动对创业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大学生因为学校课程的设置和师资的局限,未能接受到良好的辅导,同时创业心理素质较差,遭遇风险时易被击垮,制约了创业活动的持续性。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相关课程较单一,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较小。目前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大多数是以选修课或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为主,没有广泛开展。教学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在学习后,只是收获了创新创业方面的感性认识,对于具体操作技能的提升没有实质性的作用。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还在延续“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的模式,没有独立的创业课程体系。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基本是指导就业工作的教师或行政人员,其中辅导员比例很大,这些教师对创业相关知识的了解有限,没有创办和经营企业的经历,也没有完整、系统的创业培训,其授课内容往往与社会脱节,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创业需要,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四)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平台

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给大学生一定的创业实践时间,要提供一定的实践平台或实践基地。但校内实践平台困于资金、场地的原因,开展效果不佳。校外实践基地的企业大多是从事经营活动的实体,而大学生实践活动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又利用了場地、设备等资源,增加了企业的工作量,甚至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二、高校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一)营造氛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就业理念,它需要通过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才能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个人的素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可以通过广播、网络、主题教育、创业大讲座等方式,营造一个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提供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为广大青年学生讲授创业技能、解读创业政策、分析融资要点,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思维,为青年创业者指明创业方向。同时要建立一套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规章制度,如学分认定、学分替代、创业奖学金、创业专项资金等,从学校顶层给予一定的支持。

(二)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评估系统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的开设要围绕培养成功的创业者来进行,将创业精神、素养、技能等纳入课程考虑范围。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等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内容要涵盖创业基础知识、创业者的素质、创业实践等整个创业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课程设置要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以便感兴趣的学生能加大创业知识的积累,同时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的时间。在课程设置上应强调分类教学,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并将创业基础知识融入整个教学体系。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建立大学生创业跟踪体系,实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监督,以便能及时调整课程和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三)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业务素质强、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基础,高校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创建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参与企业日常工作,或创办经营企业,以便教师亲身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套流程,从而丰富教学经验和提升实践能力。同时内部可以组织教学方法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实践教学公开课等活动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提高能力。其次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聘请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经历的成功人士、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创业校友担任创业导师或客座教授,系统性、常态化地为学生授课或做专题讲座,以便加深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认识。

(四)多方筹措,构建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很强,高校要整合自身和社会多方资源,搭建多级别、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从而把理论课为主的第一课堂和实践为主的第二课堂结合,形成两个课堂的互补、互动的状态。高校要利用好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平台,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入驻实践平台,对学生进行项目的预孵化、孵化到落地的全程指导,实现创新创业项目成果的有效转化。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搭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大学生到合作企业去见习或顶岗实习,让大学生了解企业的基本组织结构和运转过程。

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特质,构建多种教育模式,激发创业意识和激情,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刘影.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2] 陈文娟,姚冠新,任泽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2):44-45.

[3] 蒋德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34-36.

基金项目: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C007)

作者简介:金信江(1982-),男,山东威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食品新资源开发与利用。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