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关 键 词] 旅游产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024-02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在政策层面不断推陈出新,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国许多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大连在我省旅游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人们旅游观念和游客群体结构的变化,大连市的旅游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发展的压力和机遇。
对大连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发现:大连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动力不足、影响力下降等问题,比如,在国内一些旅行社的广告宣传中,出现了“买青岛送大连”的字样,大连旅游产业在业界的知名品牌地位不保,旅游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一、大连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一)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呈现不断壮大的良好态势
依据大连市旅游局2015年度报告,2015年旅游总收入1115亿元,比2010年增长100.03%。乡村旅游、温泉滑雪旅游、海岛旅游、生态旅游、滨海休闲游成为新消费热点。大连旅游正由观光型向觀光和度假并重转变。入境客源市场多元化格局得到巩固,国家A级旅游景区发展到50个,星级旅游饭店发展到156家,床位31多万张,旅行社总量达到424家。旅游投资日趋旺盛,开发旅游大项目30余个,投资额达1500多亿元。
(二)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产业升级发展认识不断增强
聚焦大连旅游升级发展,深入实施旅游形象提升、资源整合提升、旅游品质提升三大战略,旅游主管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提升大连旅游。具体表现在:一是多举措促进旅游消费,旅游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愈发明显。2015年国内旅游持续增长,入境旅游小幅回升,出境旅游十分火爆,全年共接待游客6200多万人次,增长8.7%。二是注重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三是突出旅游宣传促销,旅游招徕成果取得新突破。
(三)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结构升级的压力
大连旅游貌似风光的背后,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在一组组数据之外,出现了旅游从业人员收入降低,旅游从业人员辛苦程度增加,酒店旺季天天满房却全年亏损,旅行社经营日益艰难等不和谐的景象。发掘阻碍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紧迫地步。在当下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连旅游业既面临机遇,也面临复杂挑战。从国际市场看,有地缘政治不稳定、经济增长放缓等各种影响因素。从国内市场看,国家深化旅游业改革和发展的举措频出,各地区、各城市也纷纷把旅游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大连旅游业亟待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旅游发展规划,使大连旅游经济增长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大连旅游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分析
(一)大连城市旅游吸引力下降,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放缓
作为旅游城市,大连和重庆在接待游客人次上,重庆大约是大连的6倍;在旅游总收入上,重庆大约是大连的2倍。从对比数据可以看出两城旅游产业方面存在差异。重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要高于大连,大连在旅游人均消费上要高于重庆。根据《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15)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景气指数排名,重庆首次进入前20名,位于16名,而大连未能进入前20名。《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15)》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经过深入研究,推出的关于世界旅游城市发展状况的年度研究报告,其评价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二)旅游产品设计缺乏特色与创新
大连旅游产品偏重于观光型,以海滨风光和城市建设为看点。大连旅游宣传偏重感性,旅游产品缺少文化内涵。旅游产品生产商多为中小微企业,设计的旅游产品缺少差异化竞争,易于模仿,对季节依赖性强,缺少过硬的淡季旅游产品,缺少合作共赢机制,抗风险能力较差,在旅游产品设计上缺少耐心和决心,缺乏特色和创新。
(三)“旅游+”时代,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够
“旅游+”战略全面落地开花,需要紧密融合其他产业,着力打造大连“旅游+”文化、农业、康体、教育、体育、工业、商贸等,使旅游的功能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多元创新、升级发展,不断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需求。大连现有的旅游产业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相互之间融合不够或生硬捆绑,内涵建设仍处于浅显层次。
(四)智慧旅游程度不够,新媒体传播渠道的畅通和信息更新的及时性不够
大连旅游政务网是大连旅游宣传的官方网站,微信平台、景区官方微博等社交工具为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利用。但规模小,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的现象,缺少大连旅游大数据库。各家旅行社普遍存在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网页设计人性化不够等问题。星级酒店网站情况较好,但仅限于各大酒店管理集团旗下的高星级酒店和连锁酒店,一些星级较低酒店和民宿的智慧程度普遍处于较低水平。旅游景区的智慧程度不够,还体现在电子解说系统不成体系。仅有少部分景区安装运行了电子验票系统,景区网站在线信息更新不够及时,界面友好程度不高。
三、大连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
大连旅游业高速增长与其产业结构低级不相适应,旅游的产业转型势在必行,按照旅游产业转型要求,引导旅游企业行为及其管理体制创新。受经济的全球化潮流和知识经济浪潮的影响,旅游产业也在动态发展,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是旅游业良性发展的内在表现,研究旅游产业融合對其产业结构的影响,明晰大连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结构模式,下面从旅游产业提升的基本原则和对策探讨进行阐述。
(一)大连旅游产业提升的基本原则
大连旅游产业提升应当遵循基本原则,处理好四个关系。即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特色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重点和全面之间的关系,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创新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改善投融资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中。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大连现有的海洋资源和地域特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3.保护生态,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让大连旅游产业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4.规划引领,以点带面。规划重点项目投资,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做强、做大、做优旅游线路,带动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突破大连旅游产业瓶颈的对策探讨
1.完善规划体系。建议旅游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大连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完善现有旅游规划体系。找准大连旅游发展定位和方向,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多样化发展和多产业融合的旅游产业体系,形成带有大连独特风情、链接东北满族文化的旅游产业带,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
2.创新发展模式。强化顶层设计,选择适宜模式,借助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推动旅游规模、质量和效益并重发展。通过增加旅游项目、壮大旅游主体、激发市场活力,注重旅游业品质、内涵、效益发展,推动全市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收入水平,增强旅游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3.改善旅游体验。改善大连现有的基础设施,提高交通导引导航导识水平,强化消防、卫生、游客服务中心管理规范,改善供电、供水、通讯、医疗、金融、停车、厕所等基础条件。配套兴建特色餐饮、住宿、娱乐、户外运动、互动体验等服务设施,适应时代发展,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提供个性化旅游产品定制服务,让智慧旅游渗透到各个神经单元。提高旅游活动的安全性、丰富性和舒适性,从而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提高城市吸引力,促进大连从旅游观光型城市向度假型城市转变,增加旅游者逗留机会,增加旅游总收入。
4.丰富产品业态。改造、整修、重组、新建一批旅游产品,逐步形成点、线、面、模块、系统,设计具有地域特色受季节影响小的系列旅游产品,对大连文化、历史、工业、港口、农业等领域进行细致剖析,找出与旅游业的结合点,深度发掘,加强内涵建设,创造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做大做强“旅游+工业”“旅游+中醫”“旅游+体育”“旅游+研學”“旅游+文化”等新兴旅游业态,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大连的全域旅游时代。通过丰富业态,改善环境和增加服务功能,提升吸引力。
5.提升品质品位。通过健全行业标准规范等手段提升乡村旅游和海岛旅游的品质品位。目前乡村旅游和海岛旅游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急需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在保留乡土特色、渔岛风情的同时,提高乡村旅游、海岛旅游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改善乡村旅游和海岛旅游的服务水平,发掘乡村旅游和海岛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品质品位。
6.加强宣传营销。结合“旅游+互联网”,提升全市旅游业智慧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实施品牌营销,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现有品牌内涵,结合旅游产品,落实营销举措,构建更为创新、时尚的品牌营销系统工程。向全世界推广大连城市形象。搭建大连旅游大数据库。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推进全市旅游数据中心建设,努力构建全新的旅游统计体系。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做好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宣传营销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宣传大连旅游,提高大连城市知名度,增强大连旅游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叶俊.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06(5).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厉无畏,王慧敏,孙洁.创意旅游: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革新[J].旅游科学,2007(6):1-5.
[4]袁尧清,任佩瑜.产业融合域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机制与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06(1).
[5]方叶林,章尚正.我国旅游产业结构演化的省级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