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6-05-30 17:22卢劼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院校标准职业

卢劼

[摘 要] 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工作标准》)的要求和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展的状况,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在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大课程教育教学观的引领下,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高职实用体育课程设计,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根据不同的课程形式和具体的专业群实施体育课程分类和差别化设置。

[关 键 词] 基本标准;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022-02

为提升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趋势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教育部于2014年6月出台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对学校体育提升教学水平明确了标准规范和基本要求。作为我国高等学校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基本标准》的指导下,在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大课程教育教学观的引领下,根据专业群实施体育课程设置分类、差别化的改革与创新,正是目前高职体育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20所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比照《工作标准》,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形成高职体育的“生态链”。

一、浙江省高职体育课程开设的状况

根据对浙江省高校贯彻落实《基本标准》基本情况自评结果的分析,截止2013年底,浙江省共有独立建制的高职院校45所,通过对其中20所高职院校(民办院校4所)进行体育工作现状的基础性调研、统计分析,结果见下表。

浙江省高职体育部分情况与《工作标准》若干要求的比较

(一)第二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学生对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外的体育活动的选择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地将第一课堂所学的运动技能进行拓展和提升,学校也没有提供足够的、较好的平台和路径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高职体育还包括在学校日常体育工作中开展相应的体育社团活动和群体竞赛,从全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个数看,还远达不到《工作标准》的要求,学生参与大型群体竞赛活动的人数离期望值相差甚远。

(二)兴趣为导向的课程考核标准与职业体能的要求存在矛盾

以体育兴趣养成教育为主导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是职业体能锻炼内容占比过低的重要原因。目前省内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设置上趋同于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以体育选项课为主,在制定的体育选项课教学大纲中身体素质的考核指标只占20%(其中耐力项目10%),尤其是标准中所要求的重要的心肺功能锻炼内容占比较低,这也是导致体质健康测试达標合格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同时,调查发现,省内高职院校学生在体育选修课选择过程中的直接动因主要是考虑项目是否为室内项目、是否轻松易学、考试是否容易通过等,而真正从个人的某一项体育兴趣出发,希望能够把大学所学体育课内容转化为职业终身体育锻炼项目的比例非常之少。

二、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创新

(一)结合职业体能需要,进行打包式体育课程设置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在传统实用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围绕专业特色和不同的课程类型,开发和组合体育素质“课程包”,结合职业特点,将相适应的锻炼项目打包,形成适合全面、全时锻炼的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应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体育课程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将原来的项目制考核方式渐进式调整为和过程式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引入体育“1+1+X”课程教学模式,其中第一个“1”指每周1次40min的体育(技术)教学内容;第二个“1”指每周1次40min的体育锻炼课,而X是指每周X次(要求不低于2次)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促进课内外一体化,将学生的运动选择有效

延伸。

(二)课堂内容结构的合理化设计

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在课堂内容和环节组织设计方面还没有形成可持续的有效干预与提高的长效机制,很多时候课堂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和社会热门,这是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能有效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将促进体质健康水平与培养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并重”的教学理念深化,进一步实施体育课堂教学的结构创新与改革,将常规的单次体育课堂的结构进行有效分段,如,体育选修课实施“3+1”(2/3课时体质与体能促进课,2/3课时运动技术课),通过对体育课堂内容结构和组成方式的分段式改革,既合理分配了技术内容学习的时间,提升了效率,又符合了《工作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构建“三维一体”体育课程立体学习平台

高职体育课的“三课堂”分别指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

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课堂”;项目实践、理论与技术实训等课余活动的“第二课堂”;校园体育文化为主体的“第三课堂”。通过实施合理化的体育课程考核手段和标准设定,将第一课堂进行延伸,拓展和整合第二课堂的活动与运动项目,将其纳入第一课堂的考核体系中,将第二课堂的锻炼过程进行核算,规定一定的锻炼时间和项目内容,如休闲类项目和素质类项目各占一定的比重进行核算,见图1。利用第三课堂可以对第一课堂以外的相关体育课程进行自主的选择学习和提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对《运动基本技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技术与锻炼方法》《健身锻炼方法》《校园运动安全防范与临场救护技术》等进行线上学习,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构建适合学生多样性、职业化需求的“三维一体”的立体式体育课程的学习平台。

(四)体育课程“3+(1)”与“(1)+3”模式的设置

在高职体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理念作用下,按课程类型特点和专业群特点完成模块的“3+(1)”与“(1)+3”模式的设置。其中“(1)”指的是体育俱乐部制,“3”指的是体育课堂教学。在开设3至4学期体育课程的高职院校中,通过对不同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化组合,将具有教育性和教学性更强,在第二体育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又很难维系的,如生命安全教育、职业体能、职业综合素质拓展和时尚运动等项目引入第一课堂,将具有较强群众活动基础的传统性体育项目迁移至第二课堂(俱乐部或社团),形成站台式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站台式的教学模式构建,让学生可以从体育课程学习当中学到更多既符合职业需要,切合自身兴趣,又能锻炼身体素质的体育内容,见图2。

三、结论与建议

(一)分专业群打造特色体育课程模块

作为培养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准职业人(学生)职业岗位身体活动体征和需求,为准职业人提供岗位工作所必备的职业体能储备、岗位身体活动技能储备以及职业综合素质储备。因此,高职体育课程应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类型的不同,分专业群打造适合本专业的特色体育课程模块。

(二)提升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和结构的合理性

传统的、以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为导向的体育选项课模式不能有效地完成这一培养使命。开发和创新职业实用性体育新型课程模式,以具体岗位工作所必备的职业体能、岗位身体活动技能、职业综合素质以及休闲体育能力需求特征为驱动,以专业特色和岗位特征为课程整体设计平台,以传统、现代体育项目或项目组合为载体,差别化设计,同时注重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绩效的后迁移效应,从而提升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和结构的合理性。

(三)促進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从原先的单一性朝着多样性发展,从以“教”为主向重“学”的方向发展。深入研究和全面总结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尝试从教学思想和理论、教学策略、师生角色、操作流程等方面促进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许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7):9-11.

[2]翁惠根.高职院校体育工作基础保障力调研与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4(10).

[3]杨勤,吴秋林.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思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395-397.

猜你喜欢
院校标准职业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