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桐
【摘要】目的:研究初中生情绪调节方式特点与参与欺负行为关系,为甄别欺凌并进行干预提供基础。方法:以北京等地238名初中在校生为被试,采用陈世平修订Smith版欺负问卷(中学版)、黄敏儿等修订Gross(2002)版情绪调节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学生参与欺负人数占总体相当一部分比例,受欺负行为与对负情绪宣泄量呈显著负相关(P=0.005),欺负行为与对负情绪自然调节量呈显著负相关(P=0.044),参与欺负学生在情绪调节方式上有一定的特点。
【关键词】初中生;情绪调节方式;欺负行为
一、引言
欺凌问题普遍存在于初中生群体中,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学业正常发展。国外学者Dan Olweus认为受欺凌即学生重复遭受另一或多个学生负面行为,英国Sharp和Smith认为欺凌即系统、重复、故意的权力虐待。本研究将欺凌定义为权力较强者对较弱者故意且重复进行的负面行为。
在欺凌行为相关因素研究方面,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自尊、人格、应对方式,而关注初中生情绪调节与欺负行为关系较少。事实上,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情绪波动较大,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大。以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观点,攻击行为是由于人具有死本能,不良精神能量必须以某种方式发泄出来,才会减小人侵犯性的驱动力。所以,将情绪宣泄方法运用于中学生欺凌问题心理疏导工作,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初中生情绪调节与欺负行为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阿解构成欺负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预测与干预提供借鉴。
情绪调节指个体在管理情绪过程中,通过一定调节机制使情绪在主观感受、生理反应等方面发生一定变化。国内学者对初中生情绪状态与攻击行为研究表明,情绪表达影响攻击行为,移情能力与攻击行为成逆反关系,王振宏等发现攻击行为学生的愤怒情绪系统存在一定缺陷。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研究初中生欺负行为与情绪调节方式关系。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陈世平修订Smith版欺负问卷(中学版)、黄敏儿等修订Gross版情绪调节问卷对298名在校初中生调查分析,有效问卷238份(男生141人,女生97人)。欺负问卷对欺负者、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无关者四种类型学生进行划分,以问卷第3题、第15题作为划分标准,回答为“有几次”、“约每周一次”、“每周数次”可评定为受欺负者、欺负者。情绪调节问卷测量学生对10种基本情绪进行减弱型调节(忽视、抑制)、增强型调节(重视、宣泄)和自然调节的调节量。将兴趣和快乐在忽视调节上的评分相加,可以得到正性情绪忽视的调节量(P一忽视)。
三、研究结果
(一)初中生欺负行为与情绪方式现状
初中生经历受欺负者占总人数11.3%,经历欺负者占7.6%,经历欺负受欺负者占2.9%,即有15.9%的初中生参与欺负事件。而在调节正、负性情绪时,初中生面对负情绪所选调节方式由多到少为:重视调节(n=39.24)、忽视调节(n=22.13)和抑制调节(n=21.87);面对正情绪时初中生所选调节方式由多到少为:宣泄调节(n=6.18)、重视调节(n=6.08)和自然调节(n=6.03)。
(二)情绪调节方式与欺负行为关系
四、讨论
(一)初中生欺负问题普遍存在,情绪调节能力具个体差异
初中生欺负问题普遍存在,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視。在面对负性情绪时,初中生所选调节方式不同,面对负情绪多选择重视调节、忽视调节,面对正情绪多选择宣泄调节、重视调节,根据国内刘启刚等研究,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果,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有显著负向预测效果,表明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普遍较高,个体具有一定差异。
(二) 初中生情绪调节与欺负行为存在关系
学生参与欺负行为人数占学生总体相当一部分比例,受欺负行为与对负情绪宣泄量呈显著负相关(P=0.005),而欺负行为与对负情绪自然调节量呈显著负相关(P=0.044)。即可以表明,参与欺负学生在情绪调节方式上有一定的特点,可以为将来甄别与干预欺负行为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范林.善于运用情绪宣泄法[J].领导科学,1997(12).
[2]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的实质[J].心理科学,2000(1).
[3]陈英和,崔艳丽,耿柳娜关于“关系性攻击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4(3).
[4]王振宏,郭德俊,马欣笛.初中生情绪反应、表达及其与攻击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
[5]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