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银监局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全面管理分析

2016-05-30 10:48张心宇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操作风险商业银行

张心宇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银行业务也渐渐扩大范围,金融投资,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相关产品业务层出不群,帮助人们更好管理货币资本,提升现代人理财观念。但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在操控货币与货币资本时也会存有一定风险,而对于风险预测处理能力也是银行内行业竞争的核心影响因素。而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我国银监局也对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制定了有关法规。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我国银监局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全面管理。

关键词:银监局 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经营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以营利为目的。从形式上与一般工商企业并无差别,但由于其特殊经营对象,商业银行又具有较强脆弱性,与不稳定性。从外部来看各银行间业务交叉,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一家倒闭,相关银行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从内部来看,如果借贷人经营不顺,则会导致银行无法收取应得债务,带来经济损失风险。因此,商业银行更加需要监管部门为其提供维护,协助其发展。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影响因素

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人员操作不当,银行内部系统不完善或是受外部金融环境影响较大,对有些金融投资情况没有准确预测所导致。故,将其影响因素分为以下三类:

1.内部人员执行、管理因素。近年来,我国屡屡发生大型金融风险案例,各商业银行也依据自身情况严格制定银行管理章程,但并没有起到良好控制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内部人员,章程遵循观念不强,使得一些条例形同虚设,其次,随着时代变化,商业银行“铁饭碗”称号也渐渐被弱化,很多银行业务员都对银行发展前途丧失信心,在非理性观念影响下,违法挪用客户资金,修改银行记录、盗取银行财务。以这种内部作案方式为银行带来财产损失风险,或是向外界贩卖银行资料、客户信息,帮助其破解银行安全系统,带来操作风险。

2.业务管理流程因素。银行业务办理时银行日常工作主体,也是银行主要盈利手段,而业务管理又分为业务设计与业务办理。现在,国内许多大型商业银行,在业务设计时还保留传统观念,认为商业银行既然以盈利为目的,自然以利润获取为设计主体,通过金额数目来区分顾客权限对于一些大额客户业务设计又过于繁琐,使许多大额客户为了节省办理时间,分批以小额方式办理,由于小额审批过于简单,从而使整个过程产生操作风险。而从业务办理过程来分析,很多银行在客户审查资格上都有严格要求,对于有些大型贷款业务要求客户必须出示身份证原件,相关单位证明,户口本等。但办理信贷业务人员,为了抢占先机挽留客户,会跳过一些审查程序,先进行贷款办理,再进行审查补办,这其中就存在很大风险漏洞,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户头假冒带来风险。

3.外部影响因素。如前所述,银行比其他金融行业更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首先是外部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病毒侵入银行系统,进行大型网络金融犯罪,这种犯罪类型在犯罪手段、犯罪过程、犯罪结果三方面都具有较强隐蔽性,很难被发现会为银行带来严重操作风险。第二,就是外界金融环境影响,全球性金融危机也对我国银行经营带来影响,对外界突发状况没有应急举措,导致资产大量流失,使许多中、小型银行面临破产,导致经济危机愈演愈烈。

二、银行内部监管现状与存在不足

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一共近500余家,除去中、农、工、建、交五类大型商业银行,还有许多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据统计就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一共发生623起,其中存款类操作风险事件占31%;贷款类操作风险占27%,支付结算类占13%,非业务性风险占21%,造成财产损失6532441.256万元,其中贷款业务所在称损失最大达到3312468.231万元,接下来是非业务性风险与支付结算类业务带来操作风险损失。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主要由两方面:(1)银监局发布《关于加强操作风险防范工作力度通知》,加强了各地监管部门工作力度,将很多长期隐患风险公之于众,提高了操作风险定义标准。(2)是银行内部监管仍存在许多漏洞,日久经年这些漏洞刺激操作风险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银行内部监管中存在不足。第一、股权分配不均匀。许多国有银行股权来源单一,主要由大股东掌控,由于股东控股份额大,权力集中,导致一些对于股东决策权力、责任承担制度规定较为模糊。使一些股东滥用权力,暗中挪用公款,行贿受贿,对于下属权力监管不严,造成大量操作风险,为银行带来大量金融损失。第二、业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银行经营理念落后,导致银行在业务受理途中,重视金额数而非业务安全性。一些不良中介、或企业就会利用观念盲区骗取贷款,以办理大数额金融业务为由,简化审批过程,使银行由于管理疏漏为自身带来大量财物损失。第三、缺少风险预测机制。在银行经营过程中,处理操作风险能力与风险预测能力同等重要,对于一些不良资产要能提前分析出其安全隐患,或在投资过程中,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发现安全漏洞应立刻终止服务,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但目前我国银行内部监管部门并没有在此投入过多精力,是其机制存在不足之一。

三、结合银监局规定提出银行风险管理建议

银监局为促进各类商业银行健康全面发展,帮助其做好风险管理,为其发布了许多文件与法规,除上述提到“通知”外,最直接帮助就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管理指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从人员责任分配、业务管理、风险处理、预测多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弥补了现行银行内部监管中存在不足。

1.股权分配方面。银行内部应采取部分分权制度,合理分配股权,并且明化股东责任,在这方面管理指引要求银行大部分股权由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并结合适当组织架构共同分配相互管理、互相监督。要求董事会将操作风险列为主要风险之一,并且结合银行自身情况制定管理政策与战略方针。定期检查风险评估报告,掌握业务发展情况,制定赏罚制度,促进银行各级发展,并且承担风险有效性最终责任。通过严格规范董事会责任与股权控制、职能分类,从而降低风险隐患。

2.风险管理制度方面。商业银行在客户分级上,应将业务安全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尤其在对应大额数目贷款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审批程序。管理指引要求银行管理部门制定本部门业务政策时应保证各级人员严格执行各项程序,并在办理过程中充分考虑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要求,不可因私人理由,跳过程序。并且在业务办理后,内审部也要按照风险指标,对于接待对象进行审查,确保业务安全性。

3.风险评估、预测管理。前两条都时时要求管理部门各级人员加强监控一些含有风险业务在实施过程中风险指标。银行还应建立风险数据库,依据管理指引对银行中:新型业务活动、业务程序、金融产品、人力变动等做出及时风险评估,并且加强对风险事故报告、关键风险指标、造成损失影响等数据收集,作为参考指标对照同类型业务,找出风险漏洞,及时处理。对现理业务做出科学、精准预测。

四、结语

商业银行中因操作风险带来经济损失不可小觑,而银行行内监管制度也随着事故发生而不断被完善,但仍存在不足,缺乏科学指导。银监会为了提升企业管理结构,强化抗风险管理制度有效性,对于银行各方面操作风险都做了细化规定,从而提升了银行操作风险监管力度与防范手段。

参考文献:

[1]杨澎江. 四川银监局对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2]冷柱. 四川省银监局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监管的政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3]李永华. 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武漢大学,2013.

[4]秦志强.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5]李雪晴.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6]张耀辉. 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操作风险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关于当前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及对策探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探讨
浅谈统计测量法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