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刍议

2016-05-30 14:44:57王重阳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基本功高职专业

王重阳

[摘 要] 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包括工具性。在高职院校技术学习为先的压倒性呼声下,如何发挥语文的服务作用,在夹缝中为语文教学争得一席之地,值得高职语文教学从业者深思。结合企业调研实际与学生个人发展需求,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巧设教学任务,打牢语文基本功;构造模块化培养路径,强化学生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语文应用能力;结合学校资源策划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个人职业能力和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机械专业;高职学生;语文教学;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062-02

机械专业强调技术为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不高。鉴于此,本着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发展目标,为专业教学铺路、为就业创业奠基和为未来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笔者积极顺应国家一体化教改的趋势,探索工程机械专业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的教学方式。经过一学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机械专业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

一、实施“小班化”学习,巧妙设置学习任务,打牢语文学习的基本功

语文基本功是语文应用能力的基础,练好语文基本功将会提升语文应用能力。常规的语文基本功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层面,可以理解为准确领会别人表达的意思,准确地传递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能够阅读具有一定深度的文献,能进行常规、简单的应用文撰写。这些要求对高职学生来说并不高。大部分学生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累了坚实的基础,而高职语文教学则应该查漏补缺,强化提升,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向应用转化,实现学有所用的目的。

所谓“小班化”学习,是从一体化教学分组环节中获得启发,将班级内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组织形式。该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从接受任务、资料查阅、讨论交流、形成成果、成果展示、反馈评价各个环节全程参与,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这种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为课程学习提供助推力量;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性,让其充分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敢于表达、勇于表达,实现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在团体的讨论交流合作中正确领会别人表达的意思,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自主阅读和查阅文献,撰写简单的文本,综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當然小班化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对语文基本功的提升起到决定作用。若想激发“小班化”教学的能量,还需巧妙地进行教学任务设置。例如,在《沟通,认清目标和底线》的教学中,笔者先后设置了“课堂由你做主”——分析课文结构及重点段落、语句含义;“情境体验”——再现课文中故事情境;“现场练兵”——把握好沟通的四条黄金法则,选择情境进行体验式表演三个任务。这三个任务的设置遵循“基础学习—巩固提升—拓展延伸”的规律,在筑牢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情商等方面的全面提升。特别是任务三“现场练兵”,笔者设置了4个选题。这4个选题涉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多个方面。通过现场练兵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迈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请把握好沟通的四条黄金法则,选择情境进行体验式表演:

同学A和你关系很好,他借了你的100元钱,很久没有还。你现在急需用钱,想向他讨回,但又不想撕破脸来硬要。请你设计一个情境让他心甘情愿地还你钱又不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

请安慰一下失恋了的同桌。

丈夫出差回来,看到屋里的花因为缺水而打蔫了,请与妻子做好沟通,保证下次出差时花不会干死。

老王是公司的员工,对加班表示很不满,决定向领导反映一下,假如你是办公室秘书,请与老王沟通让他放弃见领导的念头。

二、模块化培养,强化与核心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语文应用能力的发展

模块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助力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也促进语文学习和专业学习的有机融合。结合工程机械专业的特点,通过赴企业调研和企业咨询师会议,笔者了解到用人单位对学生除技能之外的需求,梳理出企业生产工人所应具备的语文应用能力,如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依托语文课程,笔者整合出演讲口才、沟通交流、专项应用文撰写专项模块,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如,在应用文撰写模块中,针对企业对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要求,笔者甄选出了简单的借条、领条,启事、申请书等基础性日用文书;请示、通知、报告等行政性文书;计划、总结等事务性文书及技改论文、调研报告等专业文书三个子模块。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模块的教学。如,在专业文书写作的教学中,因技改论文和调研报告需要较强的专业基础作支撑,教学开展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专业课的学习,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教学。

这种形式的教学有依托、有目的、有实用性,也更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比如,技改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生产实际,鼓励和引导学生探索寻求技术学习或生产实习中可以弥补的缺陷,对原有技术或设备进行改进优化或改进提高。根据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开展小团体自主学习。小组内分工协作,收集资料,找准症结,寻求解决方法。在分析借鉴大量资料和实践的基础上,自行学习技改论文的格式,然后按要求撰写成文。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需就技改论文的选题(可向专业课教师寻求帮助)、技改论文的格式予以指导,其他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并且成果也可以作为技能课学习成果考核的方式之一。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了学生语言的表达和写作能力,也为学生技能的探索和提升提供了助推力量。再如,設置让学生为自己生产加工出的部件编制说明书、制定本工段(小组)技能提升计划等学习任务,都会因其接地气,贴近专业学习,有的放矢的特性而受到学生欢迎。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也可以借助技能学习的东风得以提升,实现语文学习与技能学习的良性互动。

三、运用学校资源策划实践活动,以小团队带动大学校,引导语文教学发展新方向

教育的目的一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为了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更应该如此。长期以来,注重技能,轻视德育,注重育才,轻视育人的高职类院校教育也逐渐得到了改变。借助德育的旧瓶,装创新“大语文”教学的新酒,两相辉映也可实现共赢。借助学校团委及其他部门组织的全校类型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由“学有所用”向“以用促学”方面过渡,同样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长足发展。

以团委指导的社团活动为例,文学社团、演讲社团、书画社团这些本就是语文应用能力提升的阵地,在此不做赘述。而志愿者服务社、创业社、外联社等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个人素养提升的重要媒介。以志愿者服务社为例,除了每年的志愿者服务日之外,每个月社团都有相应的全校性质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前期策划活动方案,编辑宣传海报,联系相关部门和个人;中期执行、操作,组织沟通;后期总结反思、宣传报道等,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社团活动并不能实现对学生锻炼的全覆盖。然而,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的主题活动开展模式可以实现全员参与。创新实施自主管理,将班级划分为四个团队(如下图),每个有团队每月在全班范围内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如“读书分享”“质量与诚信演讲比赛”等。每个团队都有一次在班级内自主组织策划活动的机会,择优参加班级之间的PK,实现在全校范围内的辐射。这种模式通过小范围的全员参与,实现了全校范围的人员覆盖,为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开辟了广阔天地,为学生语言表达、沟通交流等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推力,也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和个人素质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以载道,语文的教育若脱离实用便成为不能承受的“轻”。高职语文教育更应当努力追寻长期立足的根本,发挥自身优势,将辅助作用发挥到最大,积极探索、成长,努力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刘金凤.基于工作过程突出实用能力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2012(17).

[2]语文教研室.以提升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8):45-47.

猜你喜欢
基本功高职专业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04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人大建设(2020年1期)2020-07-27 02:47:12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