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窗口看宿迁医改

2016-05-30 10:48徐静婷
E药经理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宿迁院长医生

徐静婷

宿迁医改并非是在真空中推进的。官还是原来的这些官,民还是原来的这些民,长期以来的思维、体制和原有政策的惯性也一同支配着宿迁的现实环境。

政府、医院、医生、患者,如同四面不同的镜子,从四个不同角度折射出宿迁医改的现状。多个维度,一手调查,只为在横看与侧看之间,识得庐山真面目。

政府:开放与保守交织

宿迁官员很多都挺特别,精神风貌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比如市长和卫计委主任对卫计委权力的“丧失”,认识非常先进:“没有别人家的卫计委那么多权力,所以只能去做监管呀,主要就两大类,卫生服务监管和契约服务监管,这才是回归政府权力本源的正确做法。比如发生医患纠纷的时候,民营医院和患者是平等双方,政府做中立、客观的第三方,这样政府仲裁才有说服力。我们宿迁的医患纠纷问题跟别的地方比不说少很多,但是肯定不会更多,干这么久我只亲自处理过一次医患纠纷问题。”这就是政府权力边界意识—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尤其是“不该做什么”。这种意识,政治学的课堂里讲得热闹,在现实中,那些过分野心勃勃的官员身上,却几乎像白乌鸦一样稀罕。

当然,在全国政府过度主导、行政过度干预的大背景下,宿迁也不可能是铁板一块。还是有那么一些官员,一出现问题时,只会说应该加强政府管制、唯恐鞭子不够长。比如一些官员认为,现在医疗机构挺多的了,不需要再增加了,所以,有些地区社会资本想建个新医院得不到许可。真的谈到加强行业监管,做好信息公开,把问题放在阳光下解决,官员们又缺乏了一点勇气。

业界:活力与乱象并存

宿迁几乎所有的民营医院,无论是市医院、县医院还是乡镇医院,从上到下无一不在拼命留患者,拼服务。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好,已经成了理所当然的;医疗服务以外的各种新鲜奇招,也是层出不穷,比如给患者提供免费理发服务,通过微信给住院老人的家属实时汇报情况。各级医院都在积极的服务患者,形成了有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基层服务,堪称价廉物美,结果老百姓不舒服了乐意先去乡镇医院看,基层能治的小病就留在基层—就这样,宿迁实现了新一轮医改梦寐以求的分级诊疗。各级别医疗机构都能留得住病人,自然分工,都生机勃勃。

另外,总有一些人会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民营医院的营利性说事,好像民营医院都钻在钱眼里。说到这一点,宿迁很多医院的院长都觉得很冤。宿迁市儿童医院的院长简直义愤填膺:“当年非典,我们医院的医生都冲在第一线,没有一个人说因为自己是民营医院医生就不用治病救人的。大家都是医生,都是救死扶伤,我觉得这就是公益,跟公立还是民营没半毛钱关系。”

不过,太阳背后有乌云。宿迁不少医院,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医院,不规范的诊疗行为同样存在,拖延治疗、浪费医保基金。一些院长含蓄地抱怨,那些“乱来”的小医院,出了问题也没人惩治,医保定点资质也没人取消,扰乱了市场的有序竞争,对真正好好干的医院,就产生了不公平,“只能靠时间长了患者自己心里有杆秤了。”

医务人员:有改革的弄潮儿,也有失落的回音

调研中,笔者见到许多院长和医务工作者,精神面貌各异:有雄心勃勃的老院长,也有神情颓废的中年医生。市场经济,各凭本事,没了大锅饭式的平均,个人的境况因能力自然分出等级。

宿迁市R医院,在市区只有十亩地,虽然规模较小,但服务量和营收能力惊人,同时它还有个耗资四五个亿的新医院正在建设中。说到这个新医院的前景,院长慷慨激昂:“已经做好了短时间内钱肯定收不回来的心理准备,但是我们对未来有信心。我们医院目前由于技术较差、体量较小,有些本地的高端需求还无法满足,至少流失了1/4的患者人群。只要我们的硬件设施上去了,吸纳能力进一步提高,辐射宿迁甚至整个苏北也不是没有可能。”言语间一派企业家式的强干和自信,真是意气风发。

S医院的年轻院长,同时是医院的骨干医生,在医院改制时,因为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又不愿意给别人打工,所以拉上六个医生伙伴一起咬咬牙凑钱买下了这家破败的乡镇医院。十几年打拼过后,当年行将就木的医院,不仅设备设施提上来了,营业收入也由每天不足八百元一跃上升到年收入超过八百万元。现在只有几间过去的老房子,还看得出过去衰败的影子,整个医院可是像门前那两棵大树一样,生机怒放了。

当年像年轻院长这么想的人很多,但大浪淘沙,现实无情,真正能坚持下来的才是胜者。脑科医院的N医生也在医院改制后决定自己干,最初几年,行业管理不太严格,他的小门诊开得风生水起。但当政府的管理开始收紧后,未积极学习、蹉跎了岁月的他,只能又回到了最初离开的那家医院。长吁短叹间他将个人的失意归罪于时代的不公。

同样觉得现实不公的还有X医院的护士长,1983年淮阴卫校中专毕业的她,带着些许自豪,自称“大学生”。作为家中老大,毕业后被分配回家乡公立医院,她光荣又骄傲,谁料想后来宿迁医疗行业的地震让她措手不及。与她一起毕业的同学,有被分配到省人民医院或其他大型公立医院的,不仅收入情况远高于她,工作环境也更轻松,退休后还有事业单位养老金可拿。除了感慨命运的无常,她也抗议,觉得政府对老员工的处理“不够人性”。

患者:实用主义为主,兼执拗与冷静

宿迁人民对改制医院的看法各有不同。

大部分接受采访的患者是非常实用主义的,觉得医院和医生好就行了,管它公立还是民营。笔者和一个正在住院的六十岁左右的老大妈聊天。大妈说她是农民,因为种地太累老腰病又犯了,所以来卫生中心治一治。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听邻居说这里环境好又便宜,还从外地大医院请来了专治跌打损伤的名中医,而且中心离家比较近,大概半个小时车程就能到,特别方便。住院两天了,她觉得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都特别好,医院的环境也特别好,整体非常满意。

有货比三家、仔细打听口碑的患者,当然也有听风就是雨的患者。笔者的同事觉得泗洪县某肿瘤医院的环境、服务等各方面都非常不错,但到了同县另一家人民医院找患者聊起来,一位患者对该肿瘤医院颇有微词:“那儿条件太差了,听说那儿有老鼠跑来跑去。”同事感到很惊讶,接着问:“您去过吗?”答曰:“没有。”

另外,还有不少见识不凡、看法堪称中立客观的患者。笔者在S县人民医院碰到的患者,因看病曾辗转于淮安、连云港、宿迁等多地医院,阅历丰富。对宿迁的民营医院他没有偏见,对淮安和连云港的大公立医院他也没有迷信。点评宿迁医院时,他提到醫生护士服务态度好,提到就医环境不拥挤很方便,提到医生技术水平还是比较弱,也提到对一些收费项目的怀疑,但医院就是医院,跟公立还是非公立无关。

猜你喜欢
宿迁院长医生
最美医生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宿迁,宿迁
院长的春节
院长究竟该拿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