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产学研协同创新途径研究

2016-05-30 14:19:32何阿毜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协同

何阿毜

[摘 要] 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企业的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教师科研能力较弱,难以胜任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任务,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深化高职教学改革,政府和高职院校应出台鼓励提高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和激发个人科研工作积极性的政策,徹底改变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弱的局面。

[关 键 词] 高职教师;产学研;协同创新;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028-02

一、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载体,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协同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虽然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国家教育目标,根本原因是大多数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和实际科研能力,无法掌握企业第一手工作技能和从事企业科研工作能力,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无法把企业应用型技能和科研动态传授给学生。因此,政府和学校应在政策上和管理上提高高职教师科研能力,提供产学研协同创新环境,培养出科技应用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

二、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内涵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定义几乎都是以本科院校为主,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目前,国家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重视不够,其内涵也不明确,因此,结合中国国情和高职院校教育的定位,明确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是必要的,其是指高职院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以及本科高校教师之间、高职院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企业市场产品需求、技术需求、企业运营管理需求等,为解决企业日常生产、技术、运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问题,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力求在技术开发、生产运营上取得较大改进的创新活动。因此,从内涵上可以发现,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应以技术应用为主,而本科高校应以研究型为主。

三、高职教师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举措,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同时,国家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把供给侧放在“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的时间的一个突出位置上,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和企业对高职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高考生源的减少,高职院校之间的生存竞争更加激烈,高职院校除了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外,还要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真正把产学研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相辅相成的合力,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科研创新作为学校重要发展方向,把科研寓于教学之中,把现有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转型为科技应用型双师教学团队,既要培养人才,还要面向产业走技术创新之路,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提倡、鼓励、支持协同创新这一契机,建立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多元科技协同中心,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

四、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途径

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应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社会环境和教师实际能力,通过深化教育改革,转变观念,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高职特色的创新之路。

(一)高层领导理念观念的更新

目前,高职院校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在科学研究(不含教改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很弱。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由高职院校的历史渊源以及师资构成决定的。随着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高职教育要培养出技能型的人才,必须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只有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培养出技术应用型学生。虽然高职院校没有本科院校的科技实力,但不等于在科研、技术创新方面无所作为,因此,高职院校应有创新和改革思路,打破现有的科研体制,找准定位,面向地方经济、面向行业产业,开展应用性、技术性的研究,着重解决生产、工艺、技术问题,将“双师型”的教学队伍转型为科技应用型“双师”队伍。只有高职院校领导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高职产学研协同创新才有实现的可能。

(二)政府应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高职作为国家重要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要建立科研创新创业机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是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力量,政府应积极主动地承担其职责,推动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的科研合作。第一是制定和完善与产学研合作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明确合作各方的权责、知识产权归属、专利许可、利益分配等,从法律上解决好合作各方的利益和风险。其次是制定优惠政策并提供资金支持,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与高职院校的科研合作提供经费资助、企业税收减免、融资优惠等政策。最后成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机构,通过配套基金、种子基金、风险基金等建立由高职院校主导的应用型技术研究中心和应用中心。

(三)加强科研政策宣传,改变教师科研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改变观念,高职院校的教师才能真心实意地从事科研工作。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师只重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和论文撰写,尚未充分认识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有机统一,通过开展科研不仅能提高科研能力,而且有利于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丰富上课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师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科研观念,不仅要注重科研宣传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把科研与教师绩效挂钩,从本质上重视科研工作,彻底改变教师不重视科研的观念。

(四)成立科研服务机构和创新科研团队,服务地方经济

建立科研服务机构和科技创新团队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是院校教师开展科研、技术服务的重要平台,对于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中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科研是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解决区域行业共性技术问题、中小企业技术开发型和技术服务型问题。

(五)提高科研部门管理水平,助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目前,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较低,从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研工作有相当难度。学校科研部门应从政策上和实际运营管理上帮助教师提升科研能力,主要帮助教师寻找好的科研导师、申报纵横课题、参加专项申报课题讨论会等。

(六)提供科研配套资金,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

为鼓励教师开展科研项目活动,学校应提供相应的科研配套资金,并保证配套科研资金能用于科研工作项目的展开,减少报销审批手续和不合理的经费项目支出。另外,要减轻教师教学的工作量。长期以来,高职教师每周上课时数都超过10节,还要兼任班导师、实训指导等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科研工作。

(七)加强校企合作,改变企业的偏见

在校企科研合作过程中,企业积极性不高是由于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尚未得到企业的认可,要改变企业的观念,还在于高职院校自身校企合作的措施是否到位,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向企业、社会介绍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研究方向和已形成的研究成果,让社会认识高职院校科研对中小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同时要具体落实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实实在在地促进企业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林杰.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分析模型与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5-7.

[2]叶其蓝.探讨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路径和运行机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9):19-25.

[3]郭江平,谢晓轲.高职院校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2):55-57.

猜你喜欢
产学研应用型协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32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