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迷信”话康生

2016-05-30 02:52冯锡刚
同舟共进 2016年6期
关键词:邓拓康生兰亭序

冯锡刚

【齐白石“不值得崇拜”】

康生书画才艺兼具,在中共高层可称首屈一指。1975年12月,康生去世不数日,文物出版社异乎寻常地迅即编辑出版了一期《文物》特刊,其中康生所作书画的图片占了大半。

这期《文物》特刊选编了一幅康生仿齐白石笔意的水墨画,画作上题有“破除迷信”四个字,以“张三洗画”落款,并钤有朱地白文两方,一方为“三洗老人”,一方为“三洗堂”。康生本名张宗可,所谓三洗者,即洗笔、洗砚、洗思想。

此画作于何时尚难确定,估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画幅中一朵硕大的墨莲伴以一株莲蓬,以“破除迷信”命题,委实令人莫名其妙。也许为让观赏者解读“破除迷信”的妙谛,康生于1966年在画幅的左下端“补记”题跋如下:

所谓破除迷信者有二:一不要听画家种种神秘的说教,二不要相信文艺批评家根据一张画,一首诗去断定作者的思想。前者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后者是形而上学主观主义。

倘若不结合具体所指,对康生所言“破除迷信者有二”,很难评判是非。这位掌控意识形态领域的政要,曾针对“文学艺术家是改造人们思想灵魂的工程师”一说,以十分不屑的口吻回应:我不承认我的灵魂需要这些文学艺术家来改造。其所指“画家种种神秘的说教”与“文艺批评家的断定”,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正是这样的不屑。谓予不信,让笔者征引一位康生道及的画家来参证。

1962年10月,康生致信魏文伯:

十月七日来函收到。过奖了,当之有愧,我不会作画,更不能作诗,但常常好与画家诗人开玩笑。墨荷花原是对崇拜齐白石的人的讽刺,不意被陈叔通拿去,据说已送到上海朵云轩去复制。同时《光明日报》又登了画照,邓拓同志又在《北京晚报》上作文介绍,结果走向反面,讽刺了自己。当我读了邓拓同志文章后,曾作自嘲对联一副,现在抄寄如下[原画我怕传出去遗(贻)笑大方,故写上曹轶欧的款,但陈叔通硬拿去了,无法要回,故难应命]:弄假成真庸人自扰,无中生有太阿倒持。

康生以自绘墨荷来表示“对崇拜齐白石的人的讽刺”,而落款为“鲁赤水”,恰好字字与“齐白石”作对(既是对联之对,亦有抗衡之意),这不正是对这位艺术大师的“破除迷信”吗?此意只要比对“邓拓同志又在《北京晚报》上作文介绍”的具体内容,即可明了。邓拓在这篇题为《一幅墨荷》的“燕山夜话”中说:“鲁赤水同志用泼墨的画法,生动地描写了荷花的高尚性格。笔墨浓淡相间,仿佛有五彩之分。从画面上看,这个写意的荷花,与寻常所见的嫩绿新荷不同,与衰败破碎的残荷也不同。这一丛荷花生气勃勃,正在发展旺盛的时候。荷梗的画法也特别表现出一种挺拔俊秀之气,没有折断和弯曲的。这些很细微的地方,似乎是出于无意,其实我们完全能够觉察到作者的深意所在。”(这样的“断定”,不晓得是否属于“形而上学主观主义”。)因着与康生的过从,邓拓自然明白“鲁赤水”的寓意,故特意在篇末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我曾见齐白石在解放前画的一幅荷花,他自题一诗曰:‘板桥辛苦木鱼声,是否南无念不平?料得如来修已到,莲花心地藕聪明。现在比较看来,真是两个时代、两种社会、两位作者、两样思想,在艺术作品上表现的意境也大不相同了。”

在康生看来,齐白石不值得崇拜,其在现代美术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一种“迷信”。故与其说“庸人自扰”为自嘲,不如说“弄假成真”乃自负,看来他是高估了自己的画艺。陈叔通激赏康生的“墨荷花图”,那是他的审美眼光和情趣,但要称可乱齐白石之真,似乎还缺乏权威鉴定家的评骘。

【兰亭序帖“姿媚而已”】

也是陈叔通,称康生堪与郭沫若、沈尹默、齐燕铭并称“当代书法四大家”。这自然也仅是个人的喜好,并非公论。康生篆隶真草皆备,尤擅章草,但他的恃才傲物也令人瞠目。某位擅写纪实作品的军旅作家,在一篇记述胡昭衡与陈伯达、周扬交往的文字中称,康生对郭沫若的书法根本瞧不上眼,说是“我拿脚趾夹根木棍,写出的字都要比他强”。以康生与郭沫若的过从,此说未必确凿。但以康生的自负,睥睨名家的“破除迷信”,似不独针对齐白石。足可为证的是他的另一封直陈心事的书信。

1965年11月7日,康生致函古文字学家唐兰,就正在展开的“兰亭论辩”发表意见,其中有这样两段文字:

根本问题在于兰亭书法解读之优劣。王书兰亭到底如何,无人见过。以现有各种兰亭本子而论,我说本世纪以来对之评价甚低,即使能证明临本尚存王书轮廓,这也只能反映兰亭书法之姿媚而已。

今岁已发表之兰亭文章,我读得不多,就我所见,除郭老外大多只论兰亭之真伪,不谈书法之优劣。也许论者以为兰亭书法,已有千古定论,毋庸涉及,其实真伪问题归根到底是从评价高低而来的,避谈书法高低,只论兰亭真伪,即使引尽古籍亦不能令人心服。兰亭书法评价,据我看,并不复杂,其所以弄得神妙莫测,这恐与历代皇帝的提倡与长期的迷信宣扬大有关系。

在“兰亭论辩”中,唐兰持中间立场,既不赞成郭沫若判“兰亭序帖”为伪的观点,也不同意书法家高二适驳郭沫若,坚持此帖为王羲之所书的观点,认为双方的持论依据均不充分,故康生信中有“即使引尽古籍亦不能令人心服”之说。据现已披露的不充分的材料,似可证实“兰亭论辩”系由康生和郭沫若联手发起。郭沫若所写的三万言长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所要论证的,其实就是康生的观点。不过郭沫若尚不敢公然否定“兰亭序帖”在书法史上已有定评的地位,只是认为王羲之所处的时代决定了王不可能有“兰亭序帖”的笔意。康生在这封信中所表明的观点更进一层,认为传世的兰亭序帖即使“尚存王书轮廓,这也只能反映兰亭书法之姿媚而已”。康生说得透底,之所以有真伪之辩,根本问题在于对这“姿媚”的法帖评价太高。康生的观点是:即使兰亭序帖为王羲之所书,也只是姿媚而已,如何得享书法史上“第一行书”之美誉。

康生要破除尊王羲之为“书圣”的迷信,认为造成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是“历代皇帝的提倡与长期的迷信宣扬”。如果说“真伪之辩”只是学术之争,甚至“优劣之争”也在相当程度上属于艺术欣赏见仁见智的范畴,那么“迷信”云云则另当别论,这就是后来在“文革”中期出版《兰亭论辩》一书的出版说明中所称“历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挂钩了。“兰亭论辩”之初,章士钊以毛泽东老朋友自居,上书力荐高二适驳郭沫若之文,后来多少获知论辩另有非学术因素,“深悔一下子又卷入政治漩涡”。这并非章士钊的过敏反应。这年8月,毛泽东读郭沫若驳高二适的文章之后,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说:“看来,过分崇拜帝王将相者在现在还不乏其人,有所批评,即成为‘非圣无法,是要准备对付的。”三个月后,在致唐兰的信中,康生敢于直言“历代皇帝的提倡与长期的迷信宣扬”,其实这正是毛泽东的观点。

如果只是出于个人的审美情趣,康生尽可以对王羲之、齐白石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持不以为然的态度,但如果另有隐衷,则当别论。文章写到此处,似乎可以终结了。只是,笔者对康生在睥睨王羲之(自然还当包括“迷信”王羲之的唐太宗)书法的同时,对领袖的书法则推崇至极,恐非巧合,两者似有内在的联系。

1959年10月下旬,康生去毛泽东寝室开会,见案头叠有刚刚书就的三首词稿,索而得之,当天写了一则题记,内有“今经手书,尤为珍贵,真可谓光腾万丈,笔扫千军……加以装潢,传之后世,诚社会主义文坛一大胜事也”等语。自1964年春节始,康生将这些诗词墨迹逐年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出,并配有郭沫若撰写的诠释文字。1965年2月,正当康生与郭沫若酝酿发起“兰亭论辩”之际,郭沫若在诠释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的文字中,以这幅康生提供的墨迹为据,称颂此墨迹“成为了书法的顶峰”。

郭沫若作如此离奇的谀辞,不能不联系到康生。这期间郭沫若与康生在书法上交往频繁。郭沫若写赠康生夫人曹轶欧的毛泽东诗词长卷,特以并不擅长的带有章草笔法的字体书录;更有意味的是,还临写康生以章草书就的联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落款是“鼎堂学”。“鼎堂”乃郭沫若研究古文字学所取的名号,与王国维(观堂)、罗振玉(雪堂)、董作宾(彦堂)并称“四堂”,是为现代古文字学四大家。于立群在此长卷的题跋中引称“沫若同志于主席诗词及墨迹倾倒备至,谓为诗法与书法之革命化已由必然王国跃入自然王国”。这应当是康生与郭沫若的共识吧。

回到“破除迷信”的话题。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先后四次在大会上发表长篇讲话,主题就是“破除迷信”。他亲笔所写的讲话提纲,第一行就是“题:破除迷信”,紧接着就是“破除迷信,无法无天”。康生一面以其独特的方式“破除迷信”,一面不失时机地鼓吹个人崇拜。可见,郭沫若“成为了书法的顶峰”之称颂,其来有自啊。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邓拓康生兰亭序
平生赢得豪情在
书法作品
作为“文物大盗”的康生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邓拓挨批后想当颐和园园长
邓拓不惜血本换苏东坡名画
活法
康生临终前 为何打“直线电话”告密
裹着鲜花的毒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