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礼泉县纪委通报称,3月22日上午,礼泉县委县政府领导在县城迎恩门广场项目建设现场检查工作,县委办电话联系縣住建局局长赵爱国时,其手机处于关机状态,长时间无法联系到人。依据县委《加强科级干部作风建设的六条纪律规定》,对赵爱国予以全县通报批评。
在您看来,我们该如何从严治吏,健全监督体制,以杜绝干部“失联”这一弊端?
因手机关闭,工作无法联系,陕西省礼泉县住建局局长赵爱国被予以全县通报批评。看似处罚重了,实则不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规矩。你既然选择成为党员、干部,就得按党章等党内法规办。如果不从严要求,党员干部管理就会失之于宽、失之与软。因此,只有把“从严”贯穿于执规执纪全过程,才能让规矩、纪律生威,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否则,规矩纪律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起不到丝毫作用。
对“失联”干部,须常念执纪“紧箍咒”。警示千百次,不如问责一次,陕西省礼泉县纪委对“失联”干部的执纪十分到位。
干部“失联”,说明其平时工作作风不严,监督部门须从严治吏、执纪问责,让“失联”干部长点记性,下次不再“闯红灯”,不敢轻易触犯纪律和规距,自觉在党规法纪内履职尽责。以上率下,要打造严于律己的“先锋官”“清正官”,须以执纪问责保障,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干部失联,在近些年并不少见,其中不乏一些高级领导,甚至举家迁至境外。其不可告人的背后几乎都与经济犯罪有关。
官员频频“失联”或出逃,是在叩问我们尚需完善的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在高压反腐之下,仍然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说明我们的相关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从严治吏,健全监督体制,才能够真正杜绝“干部失联”一类乱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