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2016-05-28 17:45雷海红
考试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

雷海红

一、分层教学理念的提出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和使用教学方法的思想,成为我国“因材施教”的先行者。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应遵循“可接受原则”,“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因材施教的中心思想是课堂的组织者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根据差异性原则组织教学。因材施教的思想虽产生于个别教育的土壤,但这种思想对现代教育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自班级授课制问世以来,因材施教一直受到限制。班级授课制的前提条件是学生的学业基础相差不大,教师上课主要是根据中等程度的学生可接受的能力组织教学,优点是教学效率高,教师备一次课,基本上对所有学生都适用。但缺点是不能够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基础好的学生可能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一个班里的学生基础相差较大时,这种“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学生就比较多,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分层教学既符合因材施教的传统,又有现代的教育理念,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使不同水平的每位学生尽可能同时得到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而且分层教学有利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化品质。

综上,我们所提倡的分层教学,就是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不同,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求给予相应学法指导,以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方法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法包揽天下”的局面,面向每个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和谐地发展是进行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分层教学的利弊

分层教学的依据应该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最近发展区”的原理,通过分类编组、分类指导,达到分类提高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有两个好处:一是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分层教学的实施,避免了部分优秀学生在课堂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避免了一些退后退的学生跟不上的窘境,学生都学有所成,增强学习的信心。二是分层教学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分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极大地优化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做了充分准备,使实际教学的实施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同时,我们不可忽视分层教学的危害。第一,分层教学容易对学生造成双重打击。以成绩分班,分在重点班的学生当然是喜出望外,沾沾自喜,容易自高自大;分在普通班的学生感受读大学无望,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情绪低落,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会“破罐子破摔”,这种贴标签的做法极易造成心理和成绩的两极分化。第二,分层教学容易挫伤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般认为:教重点班的老师大多是思想品德高,业务能力强,育人水平高,而其他班级老师就应该是普通的了。这会给老师带来不好的情绪,更何况,教学成绩还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位、评价、晋职、评优、奖金分配等。更重要的是分到重点班的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轻松多了,显然在幸福感方面优于教平行班的老师。

三、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它要求我们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扬长避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方式。那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层。

(一)学生分层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结合教材可将学生按2:5:3的比例进行分层。可分为ABC三个层次:A组(跃进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组(发展层),是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C组(提高层),是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三四位学生构成,并任命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中途根据学生的情况或请求可以随意调整一次。

(二)备课分层

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对A、B、C组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要求,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可结合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上都要分为三个层次。

例如教学目标可分为这样三个层次:A组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素质;B组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C组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要根据情况设置“全体”、“提优”、“补差”三条线索,在课堂容量上要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要有不同要求,在课堂提问上还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有所区别。对于简单的题目,教师只提问C组的学生,这样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三)授课分层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点像复式教学。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分在不同的课室上课。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另一方面课堂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环节,主攻基本目标,又有兼顾优、后进生的环节,分解层次目标。即使是在共性指导阶段也要把握课堂提问的层次,让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研究。

(四)作业分层

为了在教学里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学生作业要分层。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实际水平。在学生对知识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尽可能布置较少的作业,且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这样才有可能培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优秀学生的作业量反而应该适当增加,使其能够体验到挑战成功的愉快感。这样循序渐进地训练他们,使他们不断得到进步。

(五)评价分层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很重要。我们要重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及表扬。由于学生的习惯、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要进行分层。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严格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赏识性评价。对后进生要用赏识评价法,一有进步就加以肯定与鼓励;对中等生则是要求激励评价;对于优生,不但要激励,而且要严格要求。

四、结语

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善于用好分层教学的理念,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要重视尖子生“吃不饱”的问题,又要照顾后进生“消化不了”的问题,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英.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J].贵州教育,2005(3):42-43.

[2]应文琴.高中英语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06,29(9):27-29.

[3]应永平.分层教学探讨[DB/OL].http:www.pep.com.cn/xgjy/jyyj/jxts/201212/t20121205_1145925.htm.

猜你喜欢
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有趣的分层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