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2016-05-28 17:44李洋
考试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长方体长方形教学活动

李洋

1.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新课程指出,“师生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双方都是彼此有关系的创造者”“师生间合作交流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对教学而言,这意味着对话、参与、相互建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间的一种精神氛围。例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在揭示课题之后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亲自动一动、看一看、想一想,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整理等途径,逐一探究长方形的特征。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好一张不规则的纸、一把小剪刀,课始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动手,先剪出一条直线,即“剪出”了长方形的一条边;然后在这条边上垂直再剪一刀,“剪出”了长方形的另一条边;再继续垂直“剪出”另一条边……不一会儿,学生亲自动手剪出了长方形。学生通过动手“剪”长方形,不仅亲身经历了长方形边和面的形成过程,而且使各种感官协同运作,获得新知,如“长方形有4条边”“长方形有4个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等。这样教学,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感性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

2.创设问题情境,“诱”学生想问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有很多,而由学生进行自我提问,既有利于学生产生认知内驱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圆锥”一课时,我出示工地上圆锥形沙堆的图片,问学生:“看到这个沙堆,你们想到什么问题?”由于已有圆柱的知识基础,学生思考后提出了许多问题,如“沙堆的形状叫什么”“沙堆的体积有多大”“这些沙有多重”等,这些问题恰恰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问题来自学生,所以他们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劲头十足,教学效果很好。

3.设计层次型作业

由于受本身原因、家庭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使“每个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设计层次型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可参照“自助餐”的形式设置三类题目的作业:甲类为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基础薄弱的学生,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新知识,有利于他们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乙类为提高题,这类题目深刻地反映数学概念,且解题方法灵活,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丙类为发展题,这种难度较高的题目主要给基础好的学生设计,对培养学生解题的多样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样的作业中,作业类型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做到各取所需,因人而异。只有这样,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才能得到减轻,从而唤醒学生更深层次的作业意识。

4.备课首先备学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一种教学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而教师的工作是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学生,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新知识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配,让学困生回答基础问题,增强其信心;中等生回答变式问题,开拓其思维;优等生回答多样化,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由此可见,练习设计要讲究方法,在“课堂数学”与“生活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对落实课程标准理念、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起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近年的课堂教学观察发现,由于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足,往往关注最多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丰富,却不知这一系列设计都源于教学目标。如果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想要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教师只有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引导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全过程,然后让学生通过量、折、拼等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正是由于教师明确了课堂教学目标,才能准确把握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向,从而更好地突出课堂教学重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利用信息技术轻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空间与几何”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学习中的矛盾。在传统教学中,尽管教师想尽办法,力求直观,但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的观念仍较困难。然而利用多媒体形象演绎、动静结合的特点辅助教学,却能巧妙化解矛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为此我用课件首先出示了一个酒盒,并闪动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让学生依次标出长、宽、高。然后将长方体的长缩成与宽一样长,请大家观察并思考:“这个图形还是长方体吗?请说出自己的理由。”引导学生认识到它仍是个长方体,只是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课件闪烁两个相对的正方形)。接着将高缩成与长和宽一样,请学生继续观察:“现在的图形还是长方体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6个面都是正方形,应该是正方体,正方体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能化静为动,展现实物所无法精确展示的动态变化,使教学重难点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7.巧用即时评价,维护学生自尊自信

正确运用即时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而且当学生出错而困窘时,还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差异,面对现实”也是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之一。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接受能力与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在赞美、激励的同时,还要巧妙运用即时评价,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当学生回答问题出差错时,应设身处地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保护其自尊心。

猜你喜欢
长方体长方形教学活动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我爱长方形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