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花
摘 要: 中职物流专业教学应重实践性和操作性。本文以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现状为出发点,阐述中职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物流专业师资缺乏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提出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物流人才。
关键词: 中职物流专业 现状 教学模式改革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在国家面临经济结构巨大调整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物流业出现了太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模式。随着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的出台,以及中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不但可以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而且为物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物流人才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有关数据显示,两年后,物流人才的缺口将达2到3万人。当前,我市物流人才培养无论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改革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物流人才。
1.教学现状
1.1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有待更新。
实行新课改后,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理念都在不断更新,但是物流专业教学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模式,教师还扮演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角色,学生依旧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方式还是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满堂灌的形式,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不够,重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
1.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材不能及时更新。
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物流专业应重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以满足专业应用技能为主要目标。但目前各学校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实践性课时偏少,课程设置仍偏重理论性教学。教材虽时有更新,但与课程改革的步伐相比,更新过程显得滞后。
1.3实训基地建设困难。
有些中职学校对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投入不够重视,实训师资力量不够,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设备的数量和类型有时候也不能满足大批学生的使用需要,造成实训设备使用效率不高,一些设备的功能不能完全实现,未能达到预期使用效果。
1.4“能文能武”的物流专业师资缺乏。
泉州本地擅长理论联系实际、能文能武的物流讲师缺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是物流业人才培养中最突出的问题。目前大部分中职物流教师属“学院派”,多数毕业后即任教,几乎没有实践能力,对相关的知识了解仅限于课本照本宣科,教学时难免纸上谈兵,缺乏工作经验支撑,“实践派”教师常常缺乏宏观、系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薄弱。
2.教学模式改革途径
2.1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物流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课程理论性太强,实际运用少,教学过程不够生动,学起来枯燥乏味,兴趣不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法,如: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尤为重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处理实际物流管理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角色扮演教学法,如《采购管理运作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首先,由教师选择简单的例子作采购交易项目,指派学生当不同的当事人,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了解市场,确定需求,决定成交的条件,并拟定一份采购合同,在课上进行演示,让学生按教师所说的程序和步骤模拟一番,最后,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这样,学生对自己参与做过的事情印象会十分深刻,同时熟悉了采购业务流程。
2.2优化课程结构,拓宽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改进,尤其应注意课程的实用性,注意增加实训课程的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注意以适应面宽,注重能力的培养为特色。一个适当的课程设置对学生就业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区域环境、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对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拓宽课程设置、调整学生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改进课程设置,以提高就业能力是刻不容缓的。
2.3提高中职物流专业教材的质量,开发校本教材。
目前中职物流教材的数量和种类比前几年有很大变化,但各种出版社所出版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理论性太强,过于枯燥,超出中职学校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要提高中职物流专业教材的质量,中职学校要鼓励专业教师开发校本教材,开发物流专业校本教材可以由本校专业教师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针对本地区和学校学生的情况,编制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具有实用性的教材,调动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
2.4加强物流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为物流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理论学习结束后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践上,通过实践教学,特别是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参观实习或顶岗实习,让学生熟悉和了解物流行业的工作流程、未来的环境及物流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从而提高对专业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工作能力。同时物流实验室的建设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可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5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发挥作用。
为了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多方面联系,创造几个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一方面请企业人员讲解在企业发生的各种业务,使学生能感受到、接触到企业的每项业务,再与校内实训基地相结合进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实习,在企业环境下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规划、学会预测、学会决策判断。学生的学习还处于个性学习阶段,最终会走进企业面对与应对社会环境,通过环境训练、环境熏陶、环境习得,学生能够在环境中提高能力,养成习惯。同时与企业的合作可做到双赢,即企业赢得适合人才,学生赢得好的就业岗位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2.6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素质高低对教学质量高低有很大影响。但目前多数中职物流专业教师是从刚毕业的学生转变成的,几乎不具备实践能力,这无疑会大大削弱教学效果。因此,要想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应将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重点,双师即企业师傅、学校教师角色互兼互换。首先,重视对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有计划地建立教师实践基地。其次,可以和物流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将没有从业经历的专业教师送到企业学习,并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增强物流专业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最后,学校应为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条件,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3.结语
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走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道路,努力使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春一.对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J].物流技术,2010(07).
[2]刘家珉.国外物流教育与我国物流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物流技术,2010(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