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寻语文课堂的高效导航

2016-05-28 14:04丰雷
考试周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高效课堂

丰雷

摘 要: 语文课堂要讲究线索。需要在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拎出牵一发能动全身的线索。这个线索可以是语文学习方法上的,可以是具体的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课文具体内容的。只有找出这个贯穿课堂的线索,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教学线索的思维导航,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线索导航 寻找探究 高效课堂

写作讲究线索,语文课堂更要讲究线索。线索作为构筑学生知识体系的一个部分,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线。课堂教学中,教学线索是思维的导航,寻找线索需要在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拎出牵一发能动全身的线索。当然,线索不仅是对“文”的重视,还有对“质”的追求。一节高标准的语文课,留给人最终的印象,应该是课堂脉络清晰,意蕴极其丰富。这个线索可以是语文学习方法上的,可以是具体的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课文具体内容的。找出这个贯穿课堂的线索,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教学线索的思维导航,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分析,拎出牵一发能动全身的线索。一反常态,从与文章主题非直接关联段落是否可删除,来树一堂语文课;循作者思,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出发,来树一堂语文课;分门别类,从不同信息中整合出要点,来树一堂语文课。

一、一反常态,从与文章主题非直接关联段落是否可删除,来构建一堂语文课。

按照一贯的思路,对于课文的分析都是抓住与主题相关的语段进行分析,这样能比较快地让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对于一部分使用大篇幅叙写标题外的内容的课文,其实可以转变那部分内容为最直接的教学资源,理清课堂思路。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存在的必要性。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一课,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本身就有难度,再加上这篇新闻篇幅比较长,陌生的地名比较多,让学生自读课文加以理解,学生云里雾里,只看明白文章是与战争有关的,写了全然没有印象。针对这个情况,在课堂之初,我为文章整理出一个枝干,由几个问题串联起本堂课。问题一:本文共几次写我军解放南阳?问题二:本文的中间部分写了什么?问题三:中间部分既然不是写我军解放南阳的事情,有无存在的必要?整堂课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脉络非常清晰。学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会知道,本文的头尾部分都有写到南阳。开头部分写到南阳,是介绍南阳自古以来的重要地位,以及蒋介石对南阳的重视到后来被迫放弃南阳。结尾部分写的是对南阳逃敌王凌云黑暗前途的预言。既然如此,就很容易引出第二个问题,本文的中间部分写了什么?由文章可知,写了我军河北战绩、南线战绩、不断壮大。这些内容似乎都与本文的题目无关,那么为什么作者要花很多篇幅叙述呢?这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等学生把这一问题解决了,就能明白中间部分,是南阳取得胜利的必要前提。这样的结构模式,把一篇看上去复杂,无从下手的文章简单化,不仅上课脉络清晰,学生理解起来也轻松。

二、追寻作者思想,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出发,来构建一堂语文课。

在丰子恺的《竹影》这一课,我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设为整堂课的枝干。学生阅读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和弟弟及小伙伴华明在月夜里相聚,用木炭在水门汀上画竹影,并听爸爸讲中国文化的艺术特征。学生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抓住文章的重点,真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之后课堂问题的设置,就围绕这一主要内容展开。文中华明是谁?赏析其进场的语言、动作描写。当时的环境如何呢?爸爸给我们讲了中国文化的哪些艺术特征?是通过什么办法让我们明白的呢?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旁生出许多细节性的问题,但整堂课又因为主要内容的存在,能回到主干上,使课堂不至于一盘散沙。让学生在枝叶上沿着作者的思路,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读、分析、思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逐步理解课文。

三、分门别类,从不同信息中整合出要点,来构建一堂语文课。

对于较长篇幅的课文教学,有时未必能尽如人意地寻找到一条明晰的线索,课堂时间基本都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逐段讲解的方式,整节课堂就会显得支离破碎,学生听了这点,忘了上一点。鉴于此,教师可以在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之后,对文中的要点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出一条可以贯穿课堂的线索。《范进中举》这一课,对要点进行归类后,让学生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断的方法对范进进行诊断。具体到四个步骤,就可以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调动大脑进行思考。如“望”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写病历,并提出认为病历中哪句话写得精妙?(可从动作、外貌、神态、语言等方面入手)得出初诊结果。“闻”这个环节,可让学生找出不同人对范进病情的描述。得出诊断二,有可能是什么病情。依此类推,完成问、切、断的环节。当然,学生在中间环节找出相关句子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句子,这样学生想要探求、理解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学效果更显著。这符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总之,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要寻求语文课堂的线索。寻找线索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分析,寻找拎出牵一发能动全身的线索。有了这条线索就可以在语文学习方法上形成倍增的效果,这条线索可以是具体的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课文具体内容的。无论是哪条,或是什么方面的,只要找出这个贯穿课堂的线索,就为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奠定了基础。精美的文章大多都会有一条精美的线索贯穿全文,是可以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这条线索是文章的丝线,也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线索。有了明晰的课堂线索,课堂才能叶茂,才能枝繁,才能花艳,才能果硕。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教学线索的思维导航。在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下,如何更好地寻求学习线索,应用高效的学习方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框架,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探索,语文教学才能创新。

参考文献:

[1]亓成功.关于阅读教学“起点”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3期.

[2]余映潮.阅读教学“主问题”研究与实践笔谈.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9月.

[3]崔秀丰.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1年05期.

[4]任丽艳.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J].时代(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贾玲.研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7期.

[6]董雪.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1期.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高效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