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泊丽 郑贤利
【摘要】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核电子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取得的显著效果,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核电子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该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核电子学 案例教学法 实践
【课题项目】南华大学2014年校级教改课题: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核电子学》教学改革(课题批准号:2014XJG-YB05);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高校实验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研究—以xx大学xx实验教学为例》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15BGD067)。
【中图分类号】TN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4-02
核电子学是核工程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培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核工程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核电子学,能初步掌握常用核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以便在核测量中合理选择和使用核电子仪器,构成合理的测量系统,为顺利完成核测量奠定一定的基础。
2010年教育部提出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个培养计划主要是培养大量创新能力强并能够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必要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以《核电子学》课程为例,在教学课堂上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教学效果有所改善,学生的能力和基本知识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
一、核电子学教学现状
近几十年来,核科学与核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核类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核类相关学科越来越得到重视。核电子作为核科学与技术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发展相对比较迟缓。
目前,核电子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1.教材比较古老,更新比较慢。核电子技术发展比较快,尤其是随着探测器的不断改进,对核电子的要求越来越高,课本里的实际案例比较少,不能反应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
2.教材中案例太少,理论性太强,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并且实用性不强。这个在大四学生工作实习中已经显现出来。
3.教学方法古老,具体表现在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比较少,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也比较少。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比较差。
鉴于核电子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一个核电子教学老师必须探索一个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善这种现状。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核电子学在核工业中应用广泛,同时也综合了电子技术、电路、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因此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综合性。同时,核电子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在核电子学的教学中,还应适时穿插与核电子学相关的应用和实例,以加深同学们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如通过介绍核电站及反应堆用核仪器、医用核仪器、辐射防护核仪器、资源开发类核仪器、工业用核仪器的种类及应用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有以下步骤:
即提出案例——研究学习——实验仿真——报告讨论——评价机。
1.提出案例
根据课本的基本内容把核电子学分为几大块,例如:探测器部分、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等等。以前置放大器为例,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对前置放大器[1]进行学习。
2.研究学习
案例提出后每个小组通过查资料把前置放大器电路搞明白,通过讨论分析了解每个部件的功能,小组成员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对前置放大器有更深的认识。通过查资料对前置放大器进行改进,并提出降低前置放大器噪声的方法。
3.实验仿真
在实验室搭建前置放大器的电路,通过脉冲发生器和示波器观察波形。用仿真软件观察,然后通过改进前置放大器的电路,同样输入相同的波形,仔细观察输出的波形变化。其中核电子的仿真软件学生可以自学掌握。
4.报告讨论
每个小组把对前置放大器的学习情况整理成报告的形式,然后进行讨论,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学习其它小组的独到的知识点,通过这样的学习,大家对前置放大器有更深的认识。
5.评价机制
先是通过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对每个成员进行打分。小组之间讨论,对每个小组进行打分,通过打分把成绩计入平时成绩。[2][3]
三、总结
核电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清楚每个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学生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和方法。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断创新,核电子的教学内容要囊括现在核技术的一些最新的电路以及最新核仪器的发展。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大胆创新,敢于挑战权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王芝英.核电子学与核仪器[M].原子能出版社,1989.
[2]蒋智化,张展.案例教学法在“电气安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电力教育,2010,(30):50-51.
[3]颜文旭.在“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10,(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