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永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47-01
“兴趣”是对认识的事物力求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一个人在对某件事或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往往伴随着血液循环的讥进,使大脑皮质得到营养,能把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都积极调动起来,自主地进行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谈谈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
一、关注学生的求知欲。
中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阶段,求知欲很强,大千世界的种种微妙和奇异都会吸引他们那颗童真的心。尤其在科学发展的时代,他们更渴求知识,这种知识包括文化课所涉及的知识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在教书本知识时,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书本中的知识,还应创设一些与书本知识有关的社会问题、资料于课堂教学中,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探究学习兴趣。
二、关注学生的表现欲。
中小学生有极强的表现欲,他们对自己在集体、教师眼中的位置十分看重。注重同学、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为此,作为教师,不能轻易将学生划分等级,不能轻易地批评、指责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地肯定,全面地评价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发言,对自己有信心对上课有信心,产生对知识探究的动力。
三、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探究、讨论等学习知识感受生活,学会做人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
1.把自主、合作、探究引进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诱发学生畅所欲言,自主、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2.把探究学习拓展到课外。
学习语文要更新观念,打开思路,应认识到课本以外的生活更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它是人生的教科书,也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所以,教师要多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课外作业的时间,让我们随个性去发展。抽时间去观察他们的课外作业。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发展天地是多么广阔。
四、关注学生的课内朗读与课外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在阅读中,学生能获取知识,受到情感的熏陶,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因此,关注学生阅读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深情朗读,体会情感。美丽的情景,好的心境能诱发读书的欲望。学生怎样才能从好词、好句、好段朗诵中体会文章的情感,诱发朗读欲呢?课堂上教师读书时的真情地流露,会渲染课堂气氛,牵引学生的心。学生随着课文内容产生的情感流动和教师真情的朗读,会把语文课视为获取知识,享受美的窗口。学生在一次次难忘的情感中会受到发现美,体味美的教育,从而主动地发展自己的自主学习兴趣。教师在范读课文时,作深情的口吻低沉、高昂的语调,语速的快、慢来含情朗读,体现文章的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充分地读,熟读成诵,入情入境,在读中感悟文学的美,感悟文章的表达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自主朗诵兴趣会主动发展。朗诵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兴趣。
2.自主阅读,品味感知。在自主学习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读书的空间,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重视读书要有层次,循序渐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凭借自己生动形象的感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通过地方志 、找、画、悟来理解文章内容。让学业生写出读书笔记。例如:记录好词、佳句;谈自己读书的感知、收获;发表小议论,学写心得等。教师要有效地采用评价和激励机制,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素质,一般可分为如下两类:一类是行为素质,一类是学习习惯。
五、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怎样开展学生的良好学习素质养成教育呢?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素质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素质。”的确,行为素质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教师在课堂的一言一行,对人待物的态度,专心从教、诚实守信等方面,更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特别用功,就连下课十分钟也不放过,遗憾的是就不见成绩提高,而有的学生善于休息,勤于思考也会有优秀的成绩,究其原因,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效率。作为学生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素质呢?宜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学生要从内心尊重与欣赏老师。其次,学生在学习上必须专心致志。第三,学生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而言会使学习事半功倍。课前预习很重要,既可以增强自学能力,还能有助于掌握知识的重、难点。课下的温习与巩固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学生只限于课堂听懂,就误认为自己掌握了,可实际自己一做就会出现这种或那种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有真正领悟。所以,我们要在课堂听懂的基础上,温习总结,不能光埋头做题,还要抬头看路——善于总结解题思路,并将题目类型进行归类,达到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把易考易错题整理出来,形成笔记和错题本。这样才能将知识引申、拓展,最终使我们的成绩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研究》
[2]《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