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诗琳
为了扮靓母亲河
文/高诗琳
这张照片是2015年冬拍摄的,右是我,左是我们涞水县政协的同事。这是为了即将召开的“拒马同源——建设母亲河、扮靓母亲河”研讨会准备素材,我和同事实地考察拒马河冬季流量情况。你看,背后那荒凉的河套就是流经太行山、燕山的拒马河。冬季的拒马河,没有了夏日的婀娜;冬季的大山,没有了夏日的生机,只有冬季北方山水的粗犷,在诉说着拒马河沉重的历史变迁。
曾几何时,拒马河作为“母亲河”,对河北涞源县、易县、涞水县、涿州市和北京市的房山区京西南五区市县的区域生态发挥重要涵养支撑作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巨(拒)马河,出代郡广昌县涞山,即涞水也。”涞水县因拒马河而得名,拒马河是涞水真正的母亲河,涞水人对拒马河怀有更深厚感情。
但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年份降雨分布不均,且干旱少雨年份增多,再加之用水量增加,拒马河地表水逐年减少,致使涞水平原区出现断流现象。又因拒马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殃及流域植被,特别是平原段,由于断流影响,原有河流湿地植被已经荡然无存。而且,近年来,由于河道非法采砂严重,拒马河地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无论是河道地下结构还是河床形态,无节制地采砂和过量开采,导致的直接后果即是对河道堤防、水利工程、道路桥梁、通讯光缆、输油管线等设施安全造成威胁,形成的沙坑和堆积在河道内的弃料也会导致水位、流量变化,给汛期行洪泄洪带来不确定因素。
拒马河在哭泣。政协人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发出声音。2015年,以北京房山区政协主导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二届研讨会召开,并将主题确定为“携手新起点,助力一体化之拒马同源——建设母亲河,扮靓母亲河”。我自始至终参加了这项活动,见证了政协人肩负时代担当和历史责任,以拒马河生态治理和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开启了带动京西南五区市县协同发展、提高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新篇章。
在筹备研讨会期间,涞水县政协多次召开会议,认为,修复拒马河流域生态,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京西南五区市县的重大责任,也是实现生态协同、产业协同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实施、协调联动、协同推进的思路,推进拒马河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建设工程。在涞水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县政协围绕研讨会召开,及时跟进,迅速行动,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组织动员专家学者、政协委员就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交通网络、旅游资源等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撰写了大量论文;组织企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考察交流、寻找协同发展的契合点,结对建立友好乡镇;协调媒体宣传互动,大力推介,营造氛围。真正把调研的过程变成“联谊、连心、连事”的过程,体现了“知与行”有机结合的特色,扩大和深化了调研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筹备中我们切身感受到,这次研讨会把主题聚焦在“拒马同源——建设母亲河、扮靓母亲河”,凸显了我们一脉同源的地缘关系和文化传承。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这次研讨活动必将进一步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发展认同,进而以拒马河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实现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举措的全面协同,在新一轮大发展中实现整体跃升。
研讨会召开那天,各位专家学者纷纷发言,建言献策,现场气氛相当热烈。我一一做着记录,心想,唯有六区市县政协人凝心聚力、同向同行,才能完成“建设母亲河、扮靓母亲河”的任务,才能成就在协同发展中率先突破的大业。尤其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涞水而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我们这一代人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梦想提供了广阔舞台。涞水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生态宜居,充满希望,后发优势已经凸显。我们憧憬着,在我们政协人的努力下,京津冀地区的天更蓝、气更爽、山更绿、水更清,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更加炫丽多彩。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一个生态良好、文化彰显、市场融合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区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为涞水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