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伦木沓”节展演看鄂伦春族舞蹈

2016-05-28 07:15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157011
大众文艺 2016年7期
关键词:鄂伦春舞蹈

初 征 (牡丹江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157011)



从“古伦木沓”节展演看鄂伦春族舞蹈

初征(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157011)

摘要:“古伦木沓”是鄂伦春族篝火意思,古伦木沓节就是篝火节,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鄂伦春族节日舞蹈及其音乐的发展及变化,试图让更多的人认识鄂伦春族的舞蹈和鄂伦春族的传统音乐文化。

关键词:舞蹈;鄂伦春;古伦木沓

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中的音乐与民俗共生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A021

一、鄂伦春族舞蹈概念

“吕日格仁”是鄂伦春族歌舞的意思,这种民间歌舞不是我们所说的歌舞,是特指簧火舞,也就是我们说的古伦木沓歌舞。体现的大多是鄂伦春人“熟皮子”“拨树丛”“骑马”“采红果”的动作,多出现在吕日格仁中。鄂伦春族的吕白格仁舞蹈,表现形式围着簧火转圈,基本步伐为走动、伸手、跺脚,演唱“罕拜”“加乎威”“加黑”等衬词来稳定节奏,统一步伐,歌词一般没有实际意义,歌唱反复基本去掉还可以在新生新鄂鄂伦春民族村找到。一般这种舞蹈具有群众性,经常在狩猎或者丰收的季节大家点燃篝火,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情绪热烈。

二、“古伦木沓”节中展现的吕日格仁

在“古伦木沓”节中,舞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除了民歌以外的第二大音乐类别。节日中展现的吕日格仁舞蹈体现了鄂伦春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发展态势。吕日格仁舞蹈的基本步伐是“在节日场地,随着簧火的点燃,年轻人首先带头起舞,舞者男女间隔围成圆圈,双臂旁伸与两旁的人相互拉手,跺步按顺时针方向横走,接着相邻的男女两人为一对,将一手举至胸前,两人手肘相对,互相对视,原地旋转,转两圈后将手肘打开向上举过头顶,转一圈后继续拉手跺步走圈。”舞蹈动作即兴,音乐也随着舞者的律动不断改变,节奏越来越快,逐渐达到篝火晚会的高潮。几乎每个人都能加入到这个舞蹈当中,无论你会不会舞蹈,无论你懂不懂音乐。在采访过程中,很容易就加入到这个舞蹈当中。最开始的吕日格仁舞蹈是大家齐唱,由于规模的扩大和场地的扩大,众人齐唱的音像效果达不到大家的舞蹈兴致,因此辅助以音响播放音乐,但是基本曲调没有变化,还保留了传统的音乐元素,节奏律动性强。(见谱例)

《大山的回声》(见谱例)呼玛县白银纳民间艺术团的代表作品,团长关金芳根据传统鄂伦春族舞蹈曲调改编创作,大兴安岭地区一直流传着传统的一领众合式吕日格仁舞蹈,动作为吕日格仁基本步伐,领唱者自由发挥,掌握整个舞蹈的节奏和音乐的走向。

歌词的大意为:“走起来呀,走起来。围起来呀,围起来。拉起手啊,拉起手。吕日格仁哪,跳起来。我领唱啊,唱起来。手拉手啊,腿抬高……”语言采用的是鄂伦春族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汉语混杂。

“斗熊”舞是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舞蹈,基本动作为“拖步”“颤步”“熊晃”等。舞蹈动作主要模仿鄂伦春人过去狩猎时的情景,动作一般比较笨重,两两相对,模仿熊打仗,嬉戏时的场景,音乐一般为“罕拜、罕拜、罕拜”的呼号。之所以鄂伦春人愿意模仿熊的动作,是因为他们对熊的信仰。

“乌了阿道”是鄂伦春语,译为“山道”。舞蹈动作为“看山上”和“看山下”两套动作,具体动作就不详细描述。舞蹈内容表现的是“鄂伦春猎人狩猎的规矩,从家出门到猎场直到捕获猎物回来的整个路程,不能走重复的路,要单线绕道而行。”这两部分动作主要是表现打猎时避免走错路和四处观察狩猎对象的踪迹,音乐为“啊恩叹“和”加黑”的呼号。

三、吕日格仁舞蹈的现状

从表演场地上看。吕日格仁舞蹈都是在狩猎过后,或者丰收的季节大家点燃篝火自娱自乐的自发行为,后来发展为“古伦木沓”节,场地由原来的生产生活场地,变为固定的广场,并设置了舞台演出,舞蹈由原来的民间舞蹈搬上了舞台的专业舞蹈,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性。由于在舞台上表演受到场地的限制,人数上一般控制在二十人左右,像这两年比较成熟的舞蹈《高高的兴安岭》《森林骄子鄂伦春》《根恋》表演人数不是很多。舞台效果也有明显的变化,比如灯光、音响、舞台布景、字幕的设置均为现代化的舞台效果。视觉效果增强,但是也有一些弊端,就是群众性减弱了。服装也由原来的鄂伦春传统服饰为主转为舞台演出服装,颜色、质地、花纹、效果具备基本的民族服饰要求还具备舞台整体的光鲜亮丽的效果,有利于舞蹈演员的表演和自由发挥。

从演员的表演方面看,鄂伦春族舞蹈有传统的基本舞步,在现在的舞蹈动作里融合了古典舞、现代舞等舞蹈元素,也出现了传统舞蹈没有的舞蹈元素,比如翻腾、托举等动作。音乐编配虽然保留了基本的舞蹈动作的衬词、呼号,但是音乐基本都进行了重新编配,加入了MIDI音乐效果,使音乐更为丰富,效果增强。

四、“古伦木沓”节中吕日格仁的群众性和舞台化

“古伦木沓”节在鄂伦春族人中已经根深蒂固了,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鄂伦春人的音乐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从中吕日格仁舞蹈的变化我们发现舞蹈的走向正朝着群众表现和舞台化发展。从舞蹈的风貌上看,无论是表演特征还是舞蹈形式上看,吕日格仁舞蹈都能反应出鄂伦春族的整体民族风格和音乐特征。虽然舞蹈动作非常简单,但是鄂伦春族舞蹈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我们汉族的广场舞一样,有群众的参与并且人数较多,因此能很好的流传下来。另一方面,吕日格仁舞蹈从民间走向舞台也是必然的,专业的舞蹈演员根据自己对舞蹈的认识,改编创作了新的鄂伦春族舞蹈,加入了新鲜的元素,使得鄂伦春舞蹈得到更好的展现,也是对鄂伦春族舞蹈传承做出了贡献。“古伦木沓”节这个鄂伦春族特有的节日用舞姿再现鄂伦春人的勤劳,表现出了鄂伦春人美好的生活景象。

参考文献

[1]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硕士论文,2010.

[2]杨仕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黑龙江卷[M].北京: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7.

初征,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从事民族音乐学、民族器乐研究。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鄂伦春舞蹈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亲亲的鄂伦春
学舞蹈的男孩子
鄂伦春:用一杆枪,作春天的诗
舞蹈课
第五届鄂伦春冰雪“伊萨仁”开幕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鄂伦春的明月
凝望鄂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