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思考

2016-05-26 01:32林丽英
考试周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游戏化音乐教育指南

林丽英

摘 要: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幼儿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如何更好地体现音乐教育游戏化?本文通过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教育误区: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方式的设计和教育要求的体现。在现状分析中探索总结出音乐教育游戏化相对于传统音乐教育的优势,如音乐教育游戏化,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音乐教育游戏化,让孩子的学习有“和玩一样的感觉”;音乐教育游戏化,有助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和创造。

关键词: 幼儿教育 音乐教育 游戏化

热爱音乐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幼儿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指南》中提到: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一种集自由、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游戏支持。国内外的儿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音乐、游戏、儿童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游戏化是婴幼儿早期教育最适合、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广大幼教工作者明白了音乐教育游戏化相对于传统音乐教育的优势,纷纷开始了对音乐教育游戏化模式的使用及探索。我园以课题《创建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的实践研究》为载体,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进行探索,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音乐教育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显著优势和积极意义。

一、传统音乐教育的误区

(一)教育内容选择上。

在艺术教育内容选择上,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注重艺术模仿教育,把技能技巧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忽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现。

(二)教育方法运用上。

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大部分是以老师教幼儿学为主,方法单一、呆板,如一首歌曲老师反复教唱,幼儿机械练习,一个舞蹈或者音乐游戏都是老师活动前设计好动作,手把手教给孩子,幼儿对于这些动作的学习只是对老师示范的简单复制,不难发现幼儿在机械模仿过程中缺少对作品的理解,也忽视了幼儿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这种以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禁锢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育方式设计上。

以往音乐教学活动中,更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忽视幼儿的操作和探索;注重对活动结果的简单评价,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发展;如唱歌活动,关注的是幼儿是否学会完整演唱,而忽视对作品的感受和欣赏,更谈不上表现和创造,有时为了追求一次音乐活动效果的完美而压缩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与探索的过程,呈现出“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

(四)教育要求体现上。

多年来幼儿园音乐教学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院校的方法,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要求上,都受到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幼儿不但要学习唱歌、欣赏音乐作品,还要掌握如节奏、音符、音程和多种音乐记号,再加上许多知识点,这一切已经超出了幼儿的承受能力,而且枯燥、机械的训练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毫无兴趣可言。

二、音乐教育游戏化的优势

(一)音乐教育游戏化,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学习关键在于兴趣。游戏之所以能够让孩子喜欢,其魅力凸显在它的游戏性上。“孩子生来好动,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的话,这句话言简意赅,深刻诠释了孩子的特性。这说明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活动。如小班幼儿百玩不厌的音乐游戏《小兔和狼》,老师运用动画、故事、头饰、图谱等手段,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知道兔子活泼可爱、狼笨重凶猛,还会把可爱的小兔子吃掉……幼儿游戏的时候,教师扮演角色(兔妈妈或狼)跟孩子们一起玩,还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融入游戏情景:“草地上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他们跳一跳、吃青草,停下来、听一听,再跳一跳、吃青草,再停下来、看一看、听一听,这时,从树后面窜出了一只饥饿、凶猛的大灰狼,吓得小兔们赶紧躲到洞里去……”从中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兔子的可爱和狼笨重凶猛的形象,孩子们紧张又兴奋的尖叫声已告诉我们这个活动受喜爱的程度。这种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不但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体现《指南》引领下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精髓。

(二)音乐教育游戏化,让孩子的学习“和玩一样的感觉”。

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因为在游戏中幼儿是快乐的、是放松的、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许卓娅教授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书中提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游戏性,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中含有“音乐游戏”这样的特殊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性,使儿童经常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如在学习歌曲《小鸭洗澡》时,我创设“小鸭洗澡”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进行互动游戏“小鸭找朋友”,进一步熟悉歌词,让孩子们边唱边找伙伴,体验歌曲中小鸭洗澡的快乐;再次,逐步加入适宜挑战性的游戏演唱,让歌曲本身成为一种游戏情境,让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享受歌唱的快乐;最后,鼓励孩子们在创设的真实游戏情境中大胆表达与表现,引导他们用小椅子围成池塘,并扮演小鸭边唱边到池塘洗澡。当唱到“跳到小河里”时,孩子们情绪高涨,扮演小鸭的孩子着实体验了一把小鸭洗澡的快乐,有了此快乐做基础,幼儿还可以继续创编出更多小鸭洗澡的动作。这种游戏化教学让孩子在游戏化的语言、游戏化的角色、游戏化情境中,更自如地表达与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更乐意在游戏的氛围中创造性地演唱与表演。此时孩子们体验到的不是枯燥的学习,而是“和玩一样的感觉”。

(三)音乐教育游戏化,有助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和创造。

《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不仅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而且要尊重他们的想法,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音乐教育游戏化,形式有趣、自由、灵活,能让孩子在游戏状态下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内涵,同时感到亲切、易学、易记、易接受。教师更容易引导、启发他们用心灵感受美,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如在歌曲《小树叶》活动中,我用小故事和课件演示的引领把幼儿带入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情景中,将“落叶”拟人化,用大树妈妈和小落叶分离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孩子们感受歌曲的优美、连贯,并随音乐想象用肢体语言表现小树叶飞舞与秋叶安睡的情景,从而理解作品的内涵。这样的游戏化教学,幼儿深深地被故事情节吸引,用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对小树叶离开妈妈的同情;为大树妈妈失去孩子而伤心、害怕;更为小树叶后来回到大树妈妈的怀抱而欣喜。然后引导小朋友相互交流:如果你是小树叶,那么会你怎么飞?孩子们在游戏的氛围里模仿、创造树叶飞舞的样子,整个过程我始终以尊重、欣赏的眼光鼓励他们,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遨游,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有轻轻垫起脚跟,张开双臂,盘旋着飞;有最大限度上下提压腕,侧着飞,蹲着飞;有用碎步表现活泼、轻巧的可爱形象;也有脚步缓慢,表现依依不舍离别之情的……孩子们在欢快的氛围中被熏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也在游戏中体验和感受到表现与创造的乐趣。

由于幼儿自身的特点,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是很有必要的。它打破了传统音乐教育自身的缺陷,将游戏因素贯穿于音乐教育之中,更加符合时代教育和孩子的心理诉求。音乐教育游戏化凭着自身组织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游戏特点,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的学习有“和玩一样的感受”,有利于孩子用心灵“感受与欣赏”,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与创造”,从而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对游戏的有效掌控。另外,在音乐活动中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通过审美与快乐的音乐活动,真正实现“提升儿童生活质量,引导儿童幸福成长”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姚琛.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3]《指南》背景下福建省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策略观摩研讨会侧记[J].2014.4.

猜你喜欢
游戏化音乐教育指南
指南数读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就医指南
就医指南